我不覺得自己是華僑。華僑者,僑居、客居在外國的中國人。我當然是中國人,我爸在中國出生,我的外祖父母一早從中國遷居香港,我媽在香港出生。我在香港的新界出生長大,但是,再細分的話,我會認同自己是香港人多一點。
Category: 香港人事
PK
今時今日,這麼湊巧又是這幾天,看到這兩個字,是否有點興奮呢?這次真的是PK了,昨晚看到某人畜PK的新聞,我還很開心很黑心地說:「活該﹗」誰知原來真的會有報應的。
從檸檬精油到黎巴嫰的檸檬
三十年前,曾迷上過點香薰精油,還專程去尖東一家精油店買澳洲Jurlique精油和香薰爐,那時候Jurlique在名人界很紅,聞說發哥老婆也用,我當然不是因為別人老婆推薦才買。不過,用過後,的確感覺良好。
幸好沒有喊「黑警死全家」
人說我在跟小學同學在聊,大家就會覺得很奇怪,隔了半個地球的距離啊。有什麼奇怪,還不止一個,我跟差不多一整班的小學同學還保持聯絡呢。跟他們從一年級開始就認識,一直到初中,有一位更是我鄰居,從幼稚園低班就認識的了。
別人的師兄
近日整理舊電郵,不期然想起二十幾年前開始上網時認識的網友,大部分都見過面的,就是大伙兒出來吃飯聊天,好不熱鬧。有些人見到我真人時有點意外,有些說我跟「想像的我」很一致,我八卦一問:「即是什麼?」對方說:「很優雅。」聽了幾乎噴飯。
小道文章之最
這不是我第一次在網上寫文章,其實一直都在寫,只是自言自語了差不多十年,也不斷換平台,在哪裡寫過,寫過什麼,也不太記得,模糊的記憶中,都是一些斷斷續續的片段。有一天忽然興起,找個平台公開寫起來,跟住又神隱去了。
抓住餘夏的尾巴
時節變化,再沒有比這個更準確的了,一踏入九月,縱使溫度仍標示攝氏27度,但已沒有七月和八月時那種黏着皮膚的炙熱了。
給F的信
找回去年(2020年)寫給好友F的信。四個月前,F決定離開了。之前還斬釘截鐵說不走,還說「為什麼是我走,不是他們走」。大環境越來越惡劣下,連F也要走了。
ICQ年代的聊天室八卦
那時候大家的溝通方法是ICQ,這已是當年很新潮的玩意。我竟然也用上了,應該得謝謝小齊的歌迷。因為她們,我才知道這世界有聊天室。後來我也明白到,網上的人際關係其實很脆弱,各種離離合合,都早已寫在生死冊上,要珍惜的,其實還是現實身邊的人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