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真正的香港人來說,這部紀錄片意義深遠──深,是深切刻骨的記憶;遠,是長傳致遠的影響。這兩點正正是暴政最害怕的東西。
Category: 香港人事
住太安樓的日子
三十年前,我住過太安樓。太安樓是香港有名的舊樓,走廊很長,兩邊住宅密密麻麻,住了五千幾人,是全香港最多人住的單幢大樓。
替身在香港的朋友看了《時代革命》
由今年康城影展爆出有一套香港人的紀錄片《時代革命》時,就很希望可以一睹了。紐約有幸成為世界公映的第一站,今天開始,一連七天,每天三場,一收到消息,第一時間在網上訂票,約了朋友一起請假去看。
傳世陳詞
古有太史公的《報任安書》,近有《復多爾袞書》,今有簡健煌的法庭陳詞。
食蕉
以前老家後面有一個魚塘,五十多步遠,魚塘旁是一片蕉林,那片蕉林我平時都不敢走過去。小時候,鄰居說蕉林死過人,是個女的,在蕉樹下上吊,跟着那兒常鬧鬼。夏天時天氣悶熱,大白天下,那片蕉林更是幽鬱深翳,連空氣都是死氣沉沉的。
我印象中的梅艷芳
早我一星期看了《梅艷芳》的香港朋友問我是不是梅艷芳的歌迷,我老實說不是,想看《梅艷芳》只是敬重她人夠義氣。不過她的歌我都聽過,知道她因病去世時也很錯愕,耳邊馬上響起《似水流年》幾句歌詞。
香港人心目中西方人眼中的香港
眼前這本七十年代出版的香港旅遊書,書名是《香港旅遊局官方指南》,應該是香港人從西方人的角度描述香港。我在網上找到這本小書時很興奮,二手書,有可能是某個美國人在七十年代,去了一趟香港,順手在機場或酒店拿了這本官方旅遊書,按圖索驥認識香港。
幻愛屯門
當年颱風襲港,雨停了,無無聊聊,不用打傘,獨自下樓,走去商場的戲院,第三次看電影《鐵達尼》。看到結尾,老婆婆露絲合眼一睡,盪出了一個重返鐵達尼號的夢境,重遇當年葬身北冰洋的乘客。
求不得也忘不了的薑花
香港令人難忘的東西實在太多,大多數人會想到吃。吃,固然重要,但也可以在異地勉強找到山寨的香港飲食,但是,街市賣的薑花,卻不能在外地複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