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只有一張照片,可能是舅父在我們老家蓋好時拍的,他是攝影愛好者,相機常掛在身,不肯定是因為在同一輯照片中,我見到舅父身影,平時的照片難得會見到他露面的。老家建好的那一年開始,我就住在那兒,那一年,我三歲,一住三十一年,直到被政府拆遷。
Category: 香港人事
食不言,寢不語?
食不言,我從小就做到了,在老家跟我爸吃飯時,我們不說話的,因為一開口,就會吵起來。但是,寢不語呢,呵呵呵。我是從小就犯了,也不曉得是不是天生的,我是會說夢話的人。這天賦還是鄰居告訴我的。
讀書時讀書
讀大學時很幸運,從未做過兼職。所謂兼職是指在學期期間,一邊讀書,一邊工作。其實並不那麼幸運,暑假時仍是做暑期工的。那時的我,讀書時讀書、遊戲時遊戲、打球時打球、睡懶覺時睡懶覺,就是未工作過。既然入了大學,應該好好享受大學的生活,工作賺錢,是畢業後的事,要做,可以做到你死為止,何必跟人家爭一日之長短呢?
「鄧肇堅在你後面﹗」
香港應該沒有誰會沒聽過「鄧肇堅」的名字。不是說笑,我初時以為是英殖時期某一任港督的大名。以前的香港政府翻譯外國人的名字時,有一套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把外國官員的名字翻譯得像中國人,目的是要親民,英國人連這一點細節也講究,以前可能覺得有點搞笑,現在就覺得彌足珍貴了,原來做官也要想到要親民的。
童夢
我很久沒做過夢了。或者是睡得太死,做過的夢都沒有醒過來我就醒了。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覺得是說反了,是夜有所夢,日有所思。晚上如果做了奇怪的夢,醒來的一剎,滿腦子疑問:奇怪,怎麼會做起這個夢來,明明沒有想這些東西啊。想了一會,還是得不出答案,吃過早餐,就把這件懸案給忘了。
沒有關門大吉的餐廳
家中有好本吳靄儀的舊作,她的散文寫得很好看,完全不像是古板的律師。來美時,也一併把她的書也帶了過來,供奉在書櫃裡。夜裡無聊,翻開她的舊作,有一篇文提到太古坊。
香港五台山年代的電視劇
我其實沒有看過《狂潮》,沒看過周潤發被狄波拉槍殺的場面;我也沒有看過汪明荃演的《家變》,沒見過她當女主角的經典髮型,不過她做女主角時的英文名字卻影響了一代香港人,Janet的香港發音和美國的完全不同,我是後來因為愛聽Janet Jackson,才知道原來一直將Janet的發音唸錯了;我沒有看過吳孟達和周星馳的電影,吳孟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還是《風雲》裡那個圍村小混混。
吃狗肉的歲月
狗咬人,人吃狗,兩者是沒有因果關係的,至少對我來說。到底是因為狗咬了我,我把狗吃了,還是因為我吃過狗,所以(其他)狗才咬我 ?
錢重要嗎?
如果我說錢不重要,肯定是騙你的。沒錢,連飯也沒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