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紐約馬拉松,跑馬拉松的一定會知道,大滿貫六大馬之一,全世界最大型的馬拉松賽事。但是,有二萬五千跑手參加的紐約半馬名氣也不少的。《跑手世界》雜誌2019年1月選出美國三十五個風景最美的路跑賽事,紐約半馬上榜了。
Category: 我愛紐約
就是過個馬路而已
有一晚下班回家,在家門口碰到一個老鄰居,他問我,上個周日中午是不是在街口 的銀行對出的馬路幫一個老乞丐過馬路。我想了想,是不是中午真的不記得,不過是真有其事,你是怎麼知道的。鄰居說,某某女鄰居從銀行出來時見到你,回家後就寫了個帖子,廣發天下了。
坐飛機
昨天有點時間,可以看一下新聞。一眼就看到疫情,一眼就看到雖然已有疫苗,但離群體免疫仍有至少一年的距離,即是說,年底前也不要期望生活會回到正常。現在已不奢望可以回到從前,只是盼望出行自在。但是,一下子一記重拳打過來,有點頭昏的感覺。一時無聊,尋回十幾年前寫下的文字,關於坐飛機的,聊勝於無吧。
紐約地鐵:懷念真人廣播的時代
以前的紐約地鐵,車廂廣播是用真人發聲的──就是地鐵上的車務員。他們除了負責廣播外,還負責車門開關,以及在地鐵離站時,探頭出車廂,看清楚車門是否完全關上,有沒有乘客夾在車門中間。至於地鐵司機,他只負責開車,其他事他都不管。
紐約:窗外
紐約的窗有點特別,多數是雙懸窗(double hung)設計,即火車窗,不是往外推開,而是向上推的。這種設計在美國很普遍,好處是空氣出入無阻,有西北風時可吃正西北風。壞處呢,對我來說可多了。因為開窗只能開一半。
來紐約要吃貝果
在紐約,你一定要嚐猶太人的麵包:貝果(bagel)。 據說是波蘭的猶太人傳入紐約市的,先在水裡煮過,然後再放入烤箱烘焙,吃時有一種咬勁的口感,跟普通麵包不一樣。
紐約開放日:福特基金會大樓
紐約每年十月第二個禮拜的周末,會有紐約市開放參觀日(OHNY),這個活動主打是建築,很多平時不供人進去參觀的有名建築物都會開放給市民免費參觀,有些比較特別的,需要預先報名和付費。我是周六才有空,於是就挑了去看慈善機構,福特基金會的總部大樓。
卡通片《瑪德琳》的經典旁白成絕響了
剛看到《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 男主角基斯杜化龐馬(Christopher Plummer)在美國康州病逝的新聞,享年九十一歲。大多數人可能只記得他演過的這部電影,或者只知道他演電影,其實他還替卡通片《瑪德琳》(Madeline)配過旁白的。他在我心目中的記憶,除了電影外,還有這套卡通片。
紐約植物園:秋色滿園
趁天氣還未很冷,趕緊在週末四處蹓躂,朋友沒空陪我,只好獨自一人上路,反正我也習慣了。上次坐火車去紐約植物園(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結果丟失了戴了十多年至愛的紅色針織報童帽(baker boy hat),這次我可小心了,摘掉帽子後,馬上放進背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