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Menu
  • Home
  • About
  • Hobbies
    • Books
    • Food
    • Sports
    • Knitting
    • Movie, TV, Music
    • Travel
  • Body
  • Hometowns
    • New York
    • Hong Kong
  • Pets
  • People
  • About me
Menu
jack o lantern on ground

萬聖節當然要去無頭谷墓園

Posted on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21 1:16 pmSaturday, September 25, 2021 1:18 pm by 魔鬼小編

就算你不喜歡帶點神經質的男演員Johnny Depp,也一定聽過無頭騎士和斷頭谷,兩個都是萬聖節不可少的元素,斷頭谷(Sleepy Hollow),又譯做無頭谷,就是在紐約市郊,紐約人將紐約市以北的紐約州叫做上州。斷頭谷有個地方很出名,就是墳場。

已去世的加拿大馬拉松神人Ed Whitlock,七十多歲跑馬拉松仍可破三,屢次刷新馬拉松分齡組的世界紀錄。他每天練跑的地方,就是離家不遠的墳場,每次跑個二十公里。他說,愛跑墳場是因為沒車,也沒有什麼人,安靜。

美國的小鎮通常不離三樣物事:一條穿鎮大街,一座教堂和一個墳場。相信加拿大小鎮也差不多。跟華人陰宅遠離陽宅的槪念不同,美國人的墳場往往建在民居之中,隨時是隔一條馬路,一開門就是墳場,毫無禁忌。

打開紐約市地圖,會看到很多大片的綠色,綠色除了代表公園,還代表墳場。紐約市就有學校,一出校門就看見墳場的,以前就有華人家長一聽到孩子派去這些學校,馬上要求轉學。

我一直對墓碑很有興趣,教大學時本來想開課研究,課程大綱都通過了,誰知還未開課,有華人學生說要退選,理由是阿媽反對。在大學教書,學生就是衣食父母,沒學生,就開不成課,開不成課,就等於不符合每學期要開多少門課的要求,無奈下唯有改課程了。

無頭谷墓園入口。

不過,紐約的地也很貴,華人的墓園離紐約市都很遠,要去也不方便。

墳場還是老外的好。紐約市有兩個又大又漂亮的墓園,綠木墓園(Greenwood)和木草坪墓園(Woodlawn),都是名師設計,逛時,有點像去博物館,一點也不覺得恐怖。

至於市外的墓園,就不能不提斷頭谷有名的沈睡谷的墓園Sleepy Hollow Cemetery了。沈睡谷是直譯,墓園位於柏油村(Tarrytown),1849年建成時叫柏油村墓園。這個中產聚居的小村離紐約市不遠,臨近赫德遜河,風景怡人,騎單車兩個多小時就到,也有火車站,很多居民每天坐火車到曼哈頓上班。

a book cover of sleepy hollow  by Washington Irving
《沈睡谷傳奇》

柏油村在十九世紀出了個名作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 ,他寫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沈睡谷傳奇》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張愛玲曾譯了中文版,沈睡谷的名字是看張譯的小說才知道的。故事背景就是在柏油村墓園旁的老教堂,因為故事當中的無頭騎士太出名了,於是,很自然地,這個墓園後來就易名為沈睡谷墓園。不過,為了加添鬼氣,我反而喜歡叫它做無頭谷墓園。

a craved pumpkin sitting next to a window
無頭谷教堂內的南瓜,雕了無頭騎士的傳說。

每年的萬聖節,很多人慕名跑來無頭谷和柏油村,非常熱鬧,一點也不陰森。西方的萬聖節,本就是一個人鬼同樂,嘻嘻哈哈的節日。只是恐怖片導演John Carpenter把它拍成恐怖片,給了大家陰影。

三年前(2018)的萬聖節前夕,報了個步行團,目的地是無頭谷墓園,本着無事做,就去趁一下熱鬧。

要從曼哈頓去無頭谷,坐公共交通的話,最快是去中央車站坐火車,不用換車,五十七分鐘就到,很方便。想便宜一點,又有大把時間的,像我,可以坐1號地鐵去布朗克斯(本地華人叫布朗士)的Marble Hill站,出閘後走幾條街,去河邊的Marble Hill火車站,坐同一條線路的火車,幾個站就到柏油村。因為火車是按距離分區收費,Marble Hill站剛好是另一收費區,車費便宜美金五塊錢。

跟墓園本身的導賞團不同,步行團的領隊不擅長講解歷史,只是領着大家走啊走。有幾次我都自顧走開,看墓碑去了。可惜我對美國歷史不太熟悉,就像不懂書法的人去看西安碑林,難以有一種歷史和文化的霎時感動,那一刻,我就特別想念我的墳場buddy了。

a metal gate in a cemetery
好多墓碑都過百年。

芸芸墓碑中,要找Washington Irving並不難,因為碑旁特別插了一支美國國旗,通常墓旁插國旗的是為國捐軀的軍人,但華盛頓譽為「美國文學之父」,當然有資格插上一面國旗。只是那塊本來不起眼的石碑,碑文都模糊不清了,還要隔遠憑弔,有點到此一遊的感覺。

old tombs in a cemetery
華盛頓歐文的墓碑。

除了作家華盛頓,無頭谷墓園出名的死人,大都是有錢人,像洛克菲勒、卡奈基夫婦、佳士拿。墓園管理方如數家珍,列了個清單貼在網站上。

a mausoleum in a cemetery
洛克菲勒墓。

未進園前,腦裡馬上浮現洛克菲勒中心外的擎天神阿特拉斯,肩扛着地球,半跪地上,何其雄偉。待真正站在洛克菲勒墓前,卻是有點失望,方方正正,不過不失,周圍都沒有人,西風殘照下,更顯冷冷清清。論受歡迎度,反而不及多人圍觀的卡奈基,他和太太都葬在這裡,墓地很簡潔,只有一根繡花柱。

a grave in a cemetery
卡奈基夫婦合墓

意外的是,整個墓園,最搶眼的墓碑不是以上幾位,而是一位戰地記者Henry Villard。看一看碑文,不是普通記者,查資料,原來是金融家和慈善家,更是美國太平洋西線鐵路的早期主席。出生在一個現已消失了的國家:巴伐利亞王國,幸好他生前故國仍健在,否則就成了亡國奴了。在歐洲出生的他,竟然瞞着父母,獨自跑來美國移民,還改名換姓,輾轉由記者變成商人。對於入錯行當記者的,看完是不是很振奮呢?

an old tomb with texts and photo
Henry Villard墓碑。
a carved sculpture in a cemetery
Henry Villard墓碑後的雕刻。

萬聖節前夕,墓園都是遊客,無頭谷教堂旁更有美食嘉年華會,大家暢飲啤酒,吃烤肉。原來在墳場大魚大肉,也不盡是中國人的特色。不過,我就沒興趣了。

a bakery booth selling bakeries in a cemetery
第一次攞檔賣糕點的女生。

墓園一角,有個年輕女孩在賣自家烘的糕點,一小包椰絲餅,美金八元,也不便宜。才咬了一口,天,簡直是珍品﹗馬上跑回去想多買一包,才十分鐘,全沒了﹗問她要名片,也沒有,是她第一次擺檔做生意,沒有準備名片。

第一次擺檔就選在墳場,這想法也太出眾了,還如此成功。此姝非同凡人,將來如果要寫某某糕點名人發跡史,這無頭谷一幕一定要大書特書了。

a mausoleum in a cemetery
John Dustin Archbold墓,洛克菲勒石油公司主任。

這個墓園人來人往,仍是活的,依然有顧客,有需要可找他們,不過有錢人都喜歡葬在這裡,相信價錢也不菲。但是,我看新來的,都被擠到墓園的邊上,小小的一個石碑,有點可憐。

(2020年7月17日發表於Matters,本文為修訂版)

Like this:

Like Loading...

相關文章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出去。謝謝﹗

8 thoughts on “萬聖節當然要去無頭谷墓園”

  1. Wu Ming says: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21 1:43 pm at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21 1:43 pm

    Henry Villard墓碑後的雕刻有冇得再靚D呀

    Loading...
    Reply
    1. 魔鬼小編 says: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21 7:38 pm at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21 7:38 pm

      西方的墓園其實好靚的,例如這些,好似博物館咁。

      Loading...
      Reply
      1. Ms Garden 花園小姐 says:
        Tuesday, April 5, 2022 5:34 am at Tuesday, April 5, 2022 5:34 am

        讀完小烘焙師擺攤的事,想到BBC曾有個模仿節目The Impressions Show,有一段開了Gordon Ramsay的玩笑,演他還是個嬰兒時,就會對奶瓶的牛奶不夠熱而嗤之以鼻,然後反嗆母親要她 sort it out… 烘焙是個很好的謀生技巧,要是我小時候就學會該有多好

        Loading...
        Reply
        1. 魔鬼小編 says:
          Tuesday, April 5, 2022 6:46 am at Tuesday, April 5, 2022 6:46 am

          我是完全不懂烘焙的。你想學的話,現在也不遲啊。

          Loading...
          Reply
  2. Pingback: 萬聖節又來了﹗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3. Pingback: 休假在家的遐想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4. Pingback: 無頭谷古水道行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5. Pingback: 站火車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請留言Cancel reply

Log in

給朋友推薦本網站

最新留言

  • 魔鬼小編 on 阿里山的小巴司機
  • Twiggy on 阿里山的小巴司機
  • 陸劇中的中國城市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on 相信愛情,我,喜歡你
  • 看了2.5部陸劇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on 2019年版《倚天屠龍記》逍芙戀及其他細節
  • 看了2.5部陸劇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on 相信愛情,我,喜歡你
  • 阿里山的小巴司機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我心目中的Matty:鄉下人
  • 阿里山的小巴司機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站火車
  • 為了雪糕,可以去到幾盡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捲土重來
  • 為了雪糕,可以去到幾盡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在阿帕拉契山行山徑上徒步沉思?
  • 捲土重來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一日兩味:騎和行

文章類別

文章歸檔

熱門文章

  • 英劇The Day of the Jackal:豺狼是誰?
  • 天竺鼠斷了牙怎麼辦?
  • 紐約也有黃店?
  • 紐約圖書館好在哪裡?
  • 美劇《血族》中吸血鬼設定的突破
  • 阿里山的小巴司機
  • 如何應付咬人的天竺鼠?
  • 吃月餅和賞月
  • 織襪子之路
  • 天竺鼠:每天要檢查的五樣東西

留下腳毛

  • 179,458 條

訂閱本網站RSS

RSS feed RSS - Posts

https://editordevil.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Bill-Evans-The-Two-Lonely-People.mp3

Drops Laine magazine 上廁所 不是影評 不是食譜 中央公園 二十二咪半 人生五十歲才開始 健行 元朗 口罩 吃東吃西 唐人街 單車 圖書館 地鐵 天竺鼠 學人講英文 屎坑 廁所 戲院 星球大戰 毛衣 洪水橋 漫畫 疫情下 疫苗 競走 紐成一片 紐約 紐約地鐵 紐約馬拉松 給我365個理由為什麼要參加紐約馬拉松 編織 織毛衣 織襪子 行山 過塘去英國見事頭婆 遠足 陀螺 電影 電影院 電視劇 香水 馬拉松

© 2025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