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住在市區的香港人連屯門也沒有去過的,遑論藍地。除非你想落髮體驗一下寺院生活,否則好端端的跑去藍地幹啥。
藍地不叫藍地,如果你照字讀字就錯了,正如大嶼山照字讀的話,香港人一定知道你是外地來的華人,情形一如紐約的Houston Street,一讀成休士頓的話,就肯定不是紐約客了。
藍地的「地」要讀陰上聲,粵拼是dei2,為何要這樣讀,我也說不上原因,這是當地居民約定俗成的讀法。
藍地有什麼出名呢?沒有。除了一座妙法寺。
小時候,鄰居向我炫耀英文,說藍地的英文是Lam It,為什麼叫it呢?因為地是死物云云。我聽了居然沒有噴飯,證明我是一個很有同情心的小朋友。
藍地跟洪水橋一樣,都是很舊的鄉鎮墟市。不同的是,洪水橋發展快,很早期已有柏雨花園的「豪宅」出現,現在已面目全非了。藍地要到八十年代後期才引入發展商,建了過百萬的智慧型豪宅,我記得當年報紙的廣告是這樣形容那些未落成的樓花的。這些近在咫尺的過百萬豪宅,在我們這些每年只交二千元地租的寮屋居民眼中,真的很豪啊。
那時候的我已很懷疑,誰會那麼傻搬來藍地住。藍地要什麼沒有什麼,連我爸也嫌棄藍地,覺得那兒的街市沒有什麼選擇(沒餸買)。我也嫌棄藍地,連個什麼賣衣服的小店也沒有,洪水橋街市起碼也有兩間小店賣藍斜布衫褲。
藍地的茶樓的點心也不太好吃,只是勝在夠便宜。以前藍地有三家茶樓,最老的一家在大馬路口,很簡陋的,從前叫懋藍(讀懋攬,mau6 laam2,讀成mau6 laam4就知道你不是本地人了)。這個「懋」不是很多人會讀,所以去飲茶也可以學中文的。懋藍後來幾度易手,到我爸去喝早茶時已喚作天河。上谷歌地圖一查,現在叫「季季紅」了。
我那時常踏單車去茶樓門口買一隻糯米雞回家吃,門外每天早上都泊滿了單車。對面有一個報紙檔,只有幾份常見的報紙,雜誌一律欠奉,證明茶客不多。下午去的話,報紙檔人影也沒有,只有一個收錢箱,大家講個信字,放下報紙錢就拿走一份報紙。現在聞說茶樓又易手改了名字了,報紙檔早已消失多時。
另一家茶樓叫嘉爵,在大馬路口往屯門方向的青山公路走幾步,是一座別墅改建而成的。裝潢比天河矜貴。另一家最便宜的在大馬路的中段,是一座舊村屋改建的,一進門,村屋是前後打通的,後面是露天的茶座,上面只蓋了簡單的帳篷,二樓是雅座,不過很狹窄,只容得下幾張大桌。伙記一個轉身,隨時會一壼滾水往你頭上淋下來。叫點心時要狠,一見到點心阿嬸捧東西上來,你得要攔途截劫,否則你就餓著肚子坐幾個鐘頭。
藍地可供吃的地方不多。還有一個值得提但大家一定不會去的地方是:公廁。
那個公廁就在街市旁邊。公廁旁有一個粥檔,放油鍋的地方就是向著公廁的門口。他們的食物普通,但粥就出奇地好味,尤其是白粥。我以前買完報紙,去街市買完貓魚,就會去買一碗白粥和油炸鬼回家吃。我從來沒有在那裡坐下來吃東西。
公廁旁的食店是否特別好味和吸引,我不得而知,但元朗西巴士總站公廁旁也有很多大排檔,食物也很好吃的。
翻看一些資料,看到藍地原來並不藍,而是爛,本稱爛地,後來變成藍地。
洪水橋、元朗已經全變了,鄉鎮街市恐怕只剩下藍地了。
藍地大街離我家不遠,走路也可以走過去。我們這些走慣路的,一個小時的路程也覺等閒的。
藍地妙法寺旁邊以前有一家木行,中學時美術科要教絲網印刷,老師叫我們回家釘一個絲網帶回學校。我就走去木行,買了一條長木條。從未拿過鋸的我,從父親的床底找來一把大鋸,拿一條板凳,放在前院的空地上,木條放在上面,一腳提起,踏著木條的中央,就鋸起木來。鋸好了四條木,又用鎚子將木條釘成一個長方形木架,再拉一層絲網,用釘子在四周釘牢,就做好了一個絲網架了。那時候真的覺得自己應去讀木工而不應去上家政課的。
藍地除了有木行外,還有家叫X正記的農具店。那店現在仍在,就在油站旁,還加設了花圃。聞說店主父子仍在經營。那位兒子是我當年眼中的大哥哥,騎着單車到村裡送貨,現在當然已是阿伯了。農具店旁邊是菜站,即是蔬菜批發站。附近的農民每天一大早會將自家種的菜,用四輪車仔推到來這裡,賣給批發商。以前是有專車半夜一時運菜到市區的,但是,後來多了大陸菜入口,已沒有什麼人做這門半夜運菜的批發生意了。所以,我爸後來也不用每晚半夜起來去推菜,改為早上推一輪,結了帳就去對面馬路的茶樓喝早茶。
我通常是不跟他一同去的,他到茶樓坐下後,我才去茶樓找他。有時候嫌麻煩,我會在門口買一隻糯米雞就離開。
藍地街市沒有什麼值得逛的地方,除了買菜,我是甚少去的。
十幾年前,藍地大街街尾的木山士多還在,在附近長大的小朋友,一定知道木山,小得可憐的一間士多。最記得在門口買了一包膠味很嗆鼻的吹波膠,不是放口內的,是一支比Kiehl’s潤唇寶更小的牙膏管,擠一點膠出來,黏在一根小管子前端,就可吹成一個透明的氣泡。那時吸這麼多膠毒氣,居然沒有毒發身亡也是奇蹟。
有人埋怨藍地沒有銀行(現在可能有了吧),其實以前是有的──不止一家,還是兩家。一家是匯豐,就在藍地大街的街口,糧油店的旁邊,另一家是中資銀行,就在農具店的旁邊。後來兩家銀行可能嫌客人少,都先後關閉了。匯豐關門時,還在門口貼了告示,叫大家去附近的虹橋分行。虹橋離藍地不太遠,只是十分鐘車程,走路的話,半天也可以到的。 除了早期這兩家銀行,原來一九八一年還有一家「新」銀行恆隆銀行在藍地大街街尾開幕,位置是在一間村屋的地下一層,就在街市旁邊,公廁附近,但是,因為我個人沒在這個銀行開戶,加上地點完全不近青山公路大馬路,我就不太注意。只記得銀行門口當年有過剪綵和舞獅的活動。銀行何日結業我也不知道了,時至今日,原址已變成一家餐廳。
這樣的環境,真的不明白當年如何吸引外人來藍地置業。說了這麼多,我到底是不是住在藍地呢。不是,我住的地方連個名字也沒有。現在拆了更好,一了百了。
(原文寫於2010年5月11日,2020年11月3日修訂發表於Matters)
【感謝:「伊士曼七彩」君在文章後留言提到恆隆銀行】
这个建筑的配色,倒有点儿像印度。
这是香港新界地区的乡镇,就是乡下地方,已经比我小时候繁华得多了。到香港旅游的人,大槪没想到香港仍有村落,仍有村民的。
上個由洪水橋行去藍地,去看妙法寺,記得早兩三年前特意去藍地﹐去街口一間魚湯茶餐廳,目的是茶餐廳裡面一幅馬賽克歐洲海邊古堡的圖畫,間中會出現在元朗的村屋屋頂,作為山花的裝飾圖案,藍地這一家餐廳,用作室內裝飾,倒讓人可以近距離去看,太好了。
是在藍地大街街口左手邊那家茶餐廳嗎?那家很久的了。記得廿年前回港時去看過,茶餐廳仍在。那時很多店都仍在的,街口那個糧油店,那時沒拍照片。現在Google看時,店已沒有了。謝謝Google,我不時拿來重溫小時候到過的地方的。
藍地的另一間銀行,是恆隆銀行,於 1981年 6月開業。
當時藍地村之代表有份參與剪綵儀式
我說的另一間銀行是在青山公路對面,現在陳X記旁的金城銀行,那間很早就結業了,剩下匯豐。真的沒印象有過恆隆銀行。在什麼位置?
在藍地大街內,位置大約比滙豐再向內行入一兩分鐘(根據手繪地圖估算)
我曾經到大街內尋找,但卻找不到痕跡
藍地大街的店我大槪記得的,藍地大街跟洪水橋不同,基本上街形仍在,廿年前回去時,許多店仍在,例如街口(青山公路)右手邊的糧油店仍在,就在以前匯豐旁,因為小時候就是在那裡糴米的。天河(現在變成季季紅)再入去一點左手邊有間茶餐廳,小時候去過,廿年前仍在,據Tere講,現在還在營業。再入去差不多街的中間位置,右手邊有間辦館,很久歷史的了,看Google街景圖,辦館現在仍在,辦館對面有間中藥舖,廿年前仍在,我弟小學同學媽媽在我讀大學時在中藥舖門口擺檔賣茶果的,那時我經常去買她的茶果。
因為藍地大街很短,按你說行一兩分鐘的話,已差不多去到街尾了,我指的街尾是過了藍地街市,以前的街市在右手邊,很小,只有幾檔,兩檔賣豬肉,一檔賣牛肉,好像只有一檔賣魚,有個公廁的,公廁對面是粥檔,街尾就是木山士多。你說的那家恆隆銀行有可能是在公廁那個位置,即右手邊位置,左手邊我不記得有過什麼現代化的商店。
對呀,我是從 Tere那邊看見你所的blog
而你的印象是對的,恆隆銀行是在右邊(跟滙豐一樣)
謝謝來訪﹗
剛才看Google街景藍地大街,近青山公路有幾家舊店仍在,在右手邊的,例如九記百貨。大街中段位置的辦館叫萬乜乜的,旁邊有座村屋,現在是德國啤那裡,當年是藍地三家茶樓之一,我和我爸常去二樓坐的,很窄。
我用街景圖行到當年我所謂的街尾,就在在分叉路口那裡,因為藍地街市就在分叉路口的右邊轉入去。現在你看到村屋地下一層的金同餐廳和東東廚房是新的店。我似曾記得金同餐廳的位置是你所說的恆隆銀行,當年好像有舞過獅和剪綵儀式的。我記得是有間比較現代化的店開在村屋地下一層的,村屋不會輕易拆掉的,所以我估你說的銀行有可能是那個位置。
謝謝你的分享,資料豐富,有畫面一樣
不客氣。盡我記得的告訴你。謝謝來訪﹗
另有資料顯示恆隆銀行位於藍地路,你所講的餐廳正處於藍地大街及藍地路交界,可以進一步確定你的記憶是對的
抱歉,就只一間分行令你多次留言,打擾了
歡迎來訪﹗
因為年月太久遠,加上我沒有這家銀行的帳戶,所以真的忘了它曾經存在過。謝謝告知﹗我會在內文增訂一下。不麻煩,別客氣,舉手之勞而已。
謝謝收集香港銀行史的資料,香港的歷史就是靠我們平民百姓一點一滴記下來的。
So you grew up in 爛地! It is one of my favourite places, especially the main street, and I have eaten at 季季紅 many times. There is a cafe nearby now called Cesto, which has some black and white photos of Lam Tei from the 1970s. Many thanks for all this wonderful information and memories!
You’re very welcome, I wrote about Yuen Long元朗 and Hung Shui Kiu洪水橋 as well. You can easily search those articles on my blog. There is also a tag 二十二咪半 about my life in the v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