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諾(Quino)在二零零年九月三十日去世了。他筆下的瑪法達(Mafalda)今年五十六歲了,她在阿根廷、南美洲是無人不知的卡通人物。十幾年前,我跟一位來自阿根廷的同事提起瑪法達,對方驚異為什麼一個來自地球另一面,一個小小的香港的香港人,居然會知道瑪法達。
犯賤才看《背後歌》
有些作者,你一看就會很喜歡,但未必人人會喜歡。喜歡的自然會喜歡,就像榴槤。黃麗群就是這種榴槤作者。
愛書人一生應到一次的摩根圖書館
世上有一家叫摩根的圖書館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座落在紐約的高貴地段。創始人就是JP Morgan (Jack)。裡面的藏品其實是他的父親(名字也是JP Morgan,John Pierpont Morgan,當年富可敵美國的首富,人稱為華爾街之子)在十九世紀末的珍藏。摩根去世後,Jack才將父親留下的私人圖書館公開讓大眾參觀。據說摩根當年就花了六千萬美元(相等於現在的十六億美元)去搜購歐洲的文明。中國明清時代,賈而好儒風氣非常盛,造就了很多私人藏書家。但論氣勢,跟摩根相差太遠,連塵也望不到,這就是美國人恐怖的地方。
來紐約要去Glossier
女的來紐約,一定要去兩家店。
一家是紐約本地護膚化妝網購品牌Glossier。這個牌子開始時只在地鐵車廂賣廣告,模特兒都很年輕,雀斑瑕疵滿臉,賣些化了也不覺得化了妝的化妝品。
一柱擎天
去過紐約的人,未必會注意到這條巨型尖頂石柱(obelisk),就算是紐約人也未必會知道它的存在。這石柱有個很美麗的名字,克麗歐佩特拉方尖碑(Cleopatra’s needle),克麗歐佩特拉就是香港人叫的埃及妖后,高六十九尺,重二百噸,矗立在中央公園的大草坪已近一百三十年了。
編織的引子:因為他和她們
凡事總有個源頭,如果要問,我編織的源頭在哪裡,我是記得很清楚的。時光回到十二年前一個傍晚,地點是蘇豪區附近。
三隻熊貓的故事
活了大半個世紀,第一次坐上警車,居然是在異鄉,還是在美國。
我聽得呆住了,三隻熊貓?自問也很熟悉中央公園的設施,但印象中好像沒見過熊貓銅像。難道是公園內的兒童動物園?那邊的遊樂場的確有些銅像,是什麼動物就忘了。
紐約兩輪族
紐約單車族遊說了四十年,中央公園終於在周末沒汽車行駛,除了必要的車輛,例如警車。紐約在「全美十大適宜騎單車城市榜」排名第九,我反而有點詫異居然會上榜。
香煎玫瑰鴨腿肉
今晚用鑄鐵鍋給自己煮個香煎鴨腿肉。老外不吃鴨腿肉,只吃鴨胸,但鴨胸肉太貴,鴨腿肉在華人超市賣得便宜,美金五塊半有兩隻。舉凡煎什麼腿肉也好,一定要去骨,因為煎起來受熱才均勻,煎出來才好吃,不會一面是柴皮,另一面卻仍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