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時,我其實不喝奶茶的,現在卻無端想念起港式奶茶。這裡的唐人餅店除了賣餅,還會賣奶茶,還特別在奶茶一項下再加一項:港式奶茶,但是沖出來的所謂港式奶茶都不好喝,淡如水。
Category: 我愛紐約
阿茜
要寫老人的題目,一定要從阿茜說起。第一次見面,她就說:「叫我阿茜。」那時她已九十一歲了。一個老人家應有的,她全有了,我們沒有的,她竟然也有。每次見到她,就像看見一個紅太陽,讓你看到人生的希望。能活着,是一件要感恩的事,什麼煩惱、苦楚,根本不再重要。
參加紐約馬拉松365個理由之2:哈西迪猶太教徒
假如你從前沒聽過哈西迪猶太教派,在紐約街頭碰到他們時,準會嚇你一跳,還以為是在拍電影,時光倒流幾百年了。他們的衣著外表,基本上是上世紀的東歐猶太人服飾風格。
耳語紐約
單單在紐約市,說的語言就超過八百種,有人說超過六百六十種,到底有多少種,大家也說不清。不過,根據公立學校的統計數字,某社區的一間小學,各個學生家裡說的語言,加起來就有一百六十八種。
打中文字
初中時,在鄰居家中借的打字機亂打一通。鄰居教我兩隻手如何按在打字機的的英文字母鍵上,兩隻大拇指按在鍵盤下方空位鍵上,右食指按着英文字母J,左食指按着F,有需要時,右食指按H,左食指按G,每隻手指各有所司。
「阿姨,謝謝您﹗」
紐約地鐵是一個會移動的交際平台。川流不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你都有機會遇到。我就曾在地鐵上遇過來自千里達的新移民,千里達在地球哪裡我也不知道。
這一天,下班後如常坐地鐵回家。 故意提早上班,這樣也可以早點下班,雖然只是十五分鐘之差,卻讓我找到座位。
我為什麼喜歡紐約?
紐約的面積比香港大百分之廿五,人口與香港差不多,加上全市沒有山丘,視線毫無阻隔,你在公路上的大橋遠眺,整個紐約市盡在眼簾,構成一幅很奇特的圖畫。如果地靈真的會人傑的話,那麼,紐約人的確會有一種獨特的靈氣。很多美國人不太喜歡紐約人,因為紐約人跟其他的美國人有點不同,從衣著和談吐,可以馬上看得出來。
參加紐約馬拉松365個理由之1:紐馬狂迷
紐約馬拉松與世界各地馬拉松不同的地方是,有一大群狂熱紐馬迷(streaker),以上這位連續跑了四十次紐馬的挪威大叔Runar Gundersen就是佼佼者了。我在2019年紐約馬拉松博覽會派狂迷號碼布時,有緣見過這位來自挪威的大叔。
紅彗星,一個心願的了結
經典就是經典。高達(台譯:鋼彈)現在去到第幾代了,我已完全不知道了。在我心中,第一部永遠是最好的。二元人物中,至今念念不忘的只有兩位:一位是他,馬沙,專用座駕是紅色渣古II,所以外號叫紅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