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時愛看的時事評論員也經常將《古惑仔》電影的情節做比喻,聽了似明非明,可想而知,這個電影系列有多深入香港人心。這類打打殺殺的黑幫片,從來不是杯中茶,當年公映時,實在提不起興趣買票入場,我是寧願花同樣的錢去看荷里活西片的,說我崇洋也好。有誰想到,這電影會是最後的探戈。
黑幫電影一直是港產片一個重要劇種,香港的紅星有誰沒有演過黑幫片?《古惑仔》找來形象健康的鄭伊健演黑幫紅人陳浩南,很明顯是美化黑社會。
頭三集是九六年上映的,劇中主角仍在說九七前什麼什麼,九七後會怎樣怎樣,一副九七後舞照跳馬照跑的美好願景,第四集上映時已是九七年,電影中的香港黑社會仍沒有什麼大變,不同的黑幫在爭地盤,黑社會上下層依然紙醉金迷,牧師可以召集街坊,班馬(廣東話,召集人馬)與黑社會對,警察和黑幫是敵又是友,總之大家都是打一份工,不要越界就可以了。這種劇情,現在香港就算再拍黑幫片,也不可能出現這種劇情了。難怪杜琪峯慨嘆難以將自己構思的電影拍下去;解放前,沈從文因受到批判,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就宣佈封筆,轉為研究歷史文物,文學史上從此少了一位重要文人。
香港在九七年後是什麼樣子,已很模糊了,只能從《古惑仔》電影中尋找。黑幫電影情節多發生在市區,不是港島的灣仔銅鑼灣,就是九龍的油尖旺,聞說《古惑仔》第四部是以屯門黑幫為背景的,好奇下就找來看。
畢竟離開屯門已幾十年了,印象中的屯門仍停留在九十年代初的樣子。
《古惑仔》第四集是講山雞跟屯門的地頭蟲生番爭奪做屯門的話事人。有一幕拍山雞入屯門,在仁愛堂外的空地與生番「偶遇」時被圍。三十幾年後,電影中的生番已是七十有二,滿頭白髮的大伯了,當年有份圍住山雞的染金毛問題少女,現在已是洗盡鉛華的單身大嬸,二人近期在一段短片訪問中,重遊屯門舊地話當年,看得人不勝唏噓。
屯門的仁愛堂是區內地標,曾幾何時是區內年輕人必去的地方。初建成時,是區內唯一的大型社區中心,裡面有圖書館和自修室,很多學生放學後就會去那兒自修,準備會考,要用設施,得要申請會員證,如沒記錯,圖書館和自修室的會員證是免費的。圖書館格局很小,從沒在那兒借過書。
地下是室內游泳池和餐廳,游泳池也是會員制,但要付費,入場人數有限制,每次游大槪四十五分鐘。泳池很小,水亦不深。那時經常跟中學老師一起去游泳,後來屯門游泳池落成後,仁愛堂游泳池的會員費就顯得物非所值了,自此就沒有再踏足仁愛堂了。
近年聽說要建屯門南延線,很快就要搬遷屯門游泳池了。美其名是搬遷,實際是拆掉,然後再找一個地點建一個新的。想不到後起的屯門游泳池,竟然要提早壽終正寢。我在屯門游泳池留下的腳毛要比仁愛堂多。那時候,元朗和屯門各有一個公共游泳池,算歷史,元朗游泳池是老大哥,但自從我住的無名小村劃歸為屯門區後,覺得自己好像轉了國籍,變成了屯門人了,對屯門就多了一份感情,去屯門游泳池的次數比元朗的多。
那時要去屯門游泳池也不是太方便,沒有輕鐵,要坐巴士,下了巴士還要走一段地盤路。但是,游泳池剛建成,非常簇新,水清澈,人不多,幾樣加起來,覺得很值。
我就是在屯門游泳池學會游泳的,在元朗游泳池學來學去也不會,大槪八字不合吧,從此就再沒有去了。
屯門是新市鎮,八佰伴在八十年代初就在屯門市廣場開業了。《古惑仔》電影拍了一點屯門市廣場,但沒有八佰伴的背景,還有屋邨,那時市中心最出名的屋邨就是新發、安定和友愛。新發邨歷史最悠久,但也最早拆卸,成了今天的西鐵屯門總站,中學同學一家曾住那兒。安定和友愛都是在填海區上蓋的。後來搬入屯門的人,大槪不知道安定和友愛,甚至屯門市廣場一帶,從前都是海灣,停了不少漁船的。
滄海桑田,現在桑田又要快變成海了,是苦海。喃嘸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