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秋園Kew Gardens不是彼秋園,紐約的秋園是一個民區,倫敦的秋園是一個植物園。我就不猜測電影公司為何選在聖誕正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全球公映這部《Nosferatu》(吸血鬼:洛斯夫拉圖)了。電影背影是德國,柏林先喝了首映的頭啖湯。
一看戲名,就知道是重拍一九二二年的默片《Nosferatu》。
三十幾年前,在香港國際電影展看過一九二二年版,當年是在灣仔的香港藝術中心看的,還有鋼琴現場伴奏,當晚下班後連看了三場電影,結果在琴聲中睡着了。
第二次是十幾年前的夏天,在某博物館外的公園草地看的,晚上播完時已九點多,回頭一看,全部觀眾都是開車來的,都駕車走光了,工作人員也忙於收拾器材,只剩下我一人在黑麻麻的公園草地上。要行去最近的地鐵站,得要穿過陰暗的公園林蔭大道,路程十分鐘,兩旁雖有街燈,但暗得可憐,公園一個行人也沒有。不過,草地連鬼影也沒有一隻,應該沒有賊這麼神經跑來偏僻的公園做世界吧。
第三次是在網上看的,時代不同了,想幾時看老電影,在電腦按一個鍵就可以。這部老電影我有DVD,DVD放映機也有,真的想在家中放也不是難事。
昨天平安夜心血來潮,上網查一下二○二四年版的《Nosferatu》聖誕日在哪兒上映。咦,上次去過的秋園戲院(Kew Gardens Cinema)居然也有映期啊,最早一場在下午,時間剛好是午飯後。
秋園戲院是紐約僅存不多的Art Deco戲院,近百年歷史。雖然舊,但內裡設施很乾淨,大堂雖小,但有小賣部,洗手間和等候室。放映室的座椅更是很舒適,沒有花巧,只是有軟墊,坐上去腳可觸地。上次去AMC坐的按摩椅座位,像要把整個人都吞噬一樣,坐到渾身不自在,看完電影起來時還腰骨痛。
今年的聖誕節正日剛好是星期三,這間老戲院,逢星期三票價一律五美元,星期三就特別多像我這種老年觀眾來捧場。如果想肯定有座位,可以上網預訂,另加兩美元手續費;想省兩美元,可以星期三才到戲院排隊買票。但是,萬一向隅,就難過死了。現場所見,真的有一個老伯伯,輪到他時,戲票售光了,他氣得咬口切齒直跺腳。
差不多兩點,入場時被放映室門外的電影小海報嚇窒了──這個不是一九二二年版的《Nosferatu》嗎?不是吧,難道擺了個大烏龍,第四次重溫這部默片?﹗
連忙跑出大堂再看清楚,可是,舊戲院沒有二○二四年版《Nosferatu》的海報,只有幾隻字。心想如果是一九二二年版,應該有註明的,不斷安慰自己。
最後播的真的是二○二四年版。
尼古拉吸血鬼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改編的電影,劇情都大同小異。
男主角一定是負責地產買賣的,將新婚的太太留在老家,獨自一人上路去偏遠的東歐小國,找古堡主人伯爵簽買賣合約,跟住困在古堡不能回家。吸血鬼伯爵的棺材就會坐船去男主角老家的城市找他老婆,最後船員會全部離奇死掉,吸血鬼上岸後,會加害男主角老婆的閨蜜,期間一定有個神經漢在精神病院說吸血鬼要來了。之後又會出現一個除妖博士。
二○二四年版沒有怎改動情節和故事框架,反而是改了結局,吸血鬼怕大蒜和十字架的細節很隱晦。不知道這是不是哥德式恐怖小說的特色,不會嚇死你,但會令人心底發毛。
整體而言,情節之間的連繫有點弱,有些情節如果不是有吸血鬼故事打了底,有點摸不著頭腦。不過影像凌厲,一見難忘,尤其是窗簾布被吹開、鬼爪出現那一幕,比一九二二年版的鬼影更令人毛骨聳然。
電影出現了很多吸血鬼的露鬼爪的幢幢鬼影,槪念明顯來自一九二二年版,後來的很多鬼故事也沿用了這種手法,鬼未到,鬼影先到。
以前看外國古裝片,老覺得拍得太「完美」,個個衣著一塵不染,周圍環境好似博物館一樣。二○二四年版的電影背景是二百年前的歐洲,電影公司到捷克和波蘭取景,實感很強,那種幽冷古堡,灰灰暗暗,蒼茫的高山,冷峭的樹影,單是看,心裡已有點發毛。
可以想像,這部電影的評語會有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