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誤會,紐約的「曼哈頓大喪走」Great Saunter,即沿河旁繞曼哈頓一圈,只有順時針方向的,每年五月第一個周日舉行,從一九八四年至今,已有四十年歷史了,比紐約馬拉松年輕十四年,但年紀跟紐約另一全城體育盛事「全市五區單車漫遊」不相伯仲,後者也有四十七歲了。
今年五月,連續第三次參加「曼哈頓大喪走」,這次參加純屬「意外」──話說去年完成了五十三公里後,已決定不再玩了,晴天好天都試過了,還有什麼花招沒試過?結果不幸言中。
好友老早報了名再參加,我仍是老話:「如果不下雨,我就陪你走。」怎料舉行前三星期,碰到舉辦方的一名義工,說主辦方想找我和好友做今年「曼哈頓大喪走」的步行領隊,皆因我和好友都受過競走訓練和玩過馬拉松,耐力夠,步行速度也可以比常人快好多。
於是,今年五月的「曼哈頓大喪走」,我就多了一個名銜「步行領隊」,身穿官方的鮮黃色外衣,在前方給參加者帶路。「曼哈頓大喪走」由曼哈頓南金融區出發,順時針,先沿着西邊的赫德遜河往北走,直到北端的Inwood公園,然後拐彎,往南沿着哈林河、東河回到金融區,全長三十二英里(51.5公里),但是,視乎當年沿途是否有工程要封路,如果要,就要繞路,距離會增加一至兩英里。
領隊的責任也不是太艱深,只是像一座會走的燈塔,給後面的參加者指示方向,不致迷路。西邊是在行人專用的步行徑走,沒有分叉,比較好走;東邊就走在街上,轉彎抹角,沒有地圖是根本走不了的。
我和好友就是擔任人肉地圖的角色,走到公廁位置,就會向後面大聲喊;「往右有公廁,下一個廁所在五公里。」、「前面有公廁,這是最後一個乾淨的公廁,下一個非常髒,大家請注意。」、「再走五公里就是中間停留點,大會有小食和水供應。」
期間發生一點小插曲,可能我和好友兩個都不像運動之人,而且不是白人,走到離終點還有五公里時,因為路線非常複雜,要從這條街轉到另一條街,轉來轉去,本來跟在我們後面的一對情侶說不太相信我們走的方向,說要往另一條街走,還叫其他人一起跟他們走。
我和好友都堅持走的方向是對的,上周我們才一起跟大會探過路,街名都記下來了。但是,他們硬是不相信,說我們走的路是錯的,去不了終點。
不跟他們理論,我們繼續上路,後面的人也仍舊跟我們一起走,其中一個中年女人說:「我相信你們。」
然後,我們穿過公園,見到沿路的義工在派水,證明走的方向是對的。最後,成功到達終點,時間比往年更快,走在後面的中年女人已有走不動的樣子,但在我們掌聲鼓勵下,一步一步地邁向終點。其他人也陸續到達歡呼,並一一多謝我和好友:「你們帶的速度很好,不快也不慢。」
過了十五分鐘,之前不肯跟我們走的那對情侶終於來到終點了。他們沒跟我們打招呼,我們也沒事人一樣,滿意地離去。
隔了約五個月,大會一位義工給我發私信,說十月中會領隊走一個逆時針的Great Saunter,叫我一定要參加支持一下。我二話不說就報了名。這次好友事忙,沒法幫忙,我就自己去了。
昨天逆時針大喪走舉行時,出現的廿多人中,大部分都是認識的,我們都不是為了證書而來,純粹是再挑戰自己一次。
天氣太好,由朝曬到黃昏。因為逆時針方向行是早上在曼哈頓東邊行,下午和黃昏就在西邊行,冬天最適合,天氣太熱就會很大問題,所以,官方的Great Saunter是順時針行,否則會曬死。
上周才參加完行山挑戰,在Harriman Park健行了二十英里(32公里),總爬升四千尺,休息了一天,基本上已恢復了。幸好平時練習有素,這次逆時針大喪走沿路有很多地方封路維修,繞了很多路,有很多路還要爬斜坡。曼哈頓雖是城市,但哈林區以上的北面,全是斜坡,有點像香港的跑馬地和北角半山,不習慣爬坡的,會覺得很難受。參加者中有行山隊隊友,這點斜坡對我們來說是小菜一碟,輕輕鬆鬆就走上坡頂。
爬了一條大斜坡後,落在後面的人到頂後都累得癱瘓了,坐着不斷喘氣。
前面一片開揚,令人心曠神怡,回望走過的路,從未想過可以走得這麼高、這麼遠。



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