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仍未普及的年代,只知道條碼,英文叫barcode,由一排粗幼不一的黑線組成,當中代表不同的數字組合,不同的數字組合代表一堆數據,用條碼掃瞄器一掃,就會看到這堆黑線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我經歷了由數字過渡到條碼的年代,以前圖書館的藏書是用一堆數字分類上架的,後來全部貼上條碼,借書時會更方便,一掃,所有資料一目了然。出版社也是,買書的人未必留意到書後的國際出版書號,英文叫ISBN,一九七六年引入香港,以前都是數字顯示的,國際書號中第一組數字代表區域,中港台的書就各自有三個不同的數字,中國大陸是一位數1,台灣和香港都是三位數字:986、626、957(台灣);988、962(香港),之下的數字組合代表不同的出版社,這種編排是方便物流和庫存。有電腦程式自動算出每本書的國際書號,後來才變成條碼。
只是看書買書借書的,只關心書的內容、作者是誰,書價多少,應該不會有太多人會在意封面設計吧,根本不用理會這麼一大堆的數字。這堆數字也不會影響讀者的生活。
二維碼就不同了。
第一次聽二維碼這個詞時是叫QR Code,不知是何方神聖,因為沒手機,好像跟自己不太有關,也沒有太上心。終於有一回,上餐廳吃飯,人人都拿手機上來,我問在幹嘛,大家說是在點菜。
「要用手機點菜?」
我第一個問題是,沒手機怎辦?那時餐廳侍應很珍貴,環顧都不見一人,眼見座上各人都陸續點了菜,剩下我一人呆坐桌前,不知怎辦。我問對面的朋友給我看看怎用手機點菜,原來是掃了二維碼後就會顯示餐牌,像在網上購物一樣,愛什麼,點一下,加進購物籃就行了。
看來現在點菜不單是一門藝術,還是一門技術了。
後來經常在華人超市看到二維碼,我都不懂是什麼,幸好不用掃碼才可以購物,所以就不加理會。
直到有一次,同事請我檢查宣傳單張上的二維碼是否正確,我批准後才可以拿去印刷。我問怎樣檢查,對方說,就是檢查啊。我完全不明白,怎樣檢查啊?這時,對方走到我的辦公桌,說就是用手機掃一下,看看是否正確,網站能顯示出來嗎。我說我沒有手機,怎樣檢查。同事完全呆了。
很多人不相信我沒有手機,怎麼可能,都什麼世紀了,怎麼可能沒有手機。事實是,我真的沒有。
幾年前,有一次辦公室的電腦壞了,不能登錄自己的帳號,先寫電郵給電腦部同事,約好早上一個時間,對方打電話給我,說是要遙控修理,但要找到我本人才可以,因為要我在電腦上批准,同事才可以動手。
「我現在給你發一個短訊,你點進去,告訴我裡面是什麼號碼。」同事給我解釋道。
「我沒有手機。」我馬上回答。
「你是在開玩笑吧。」同事在電話那一頭認真的說。
「真的,我沒有手機,全個辦公室的人都知道。」我當然沒有拿諾蘭來做擋箭牌。
然後,電話那一頭傳來一聲長嘆,真的很長的嘆氣聲,我數過,有三秒。
……跟住是三秒的沉默。
我忍不住打破了這悶局,弱弱的問:「現在該怎麼辦?」
「不知道。」對方氣餒的語氣力度,從話筒中也可清晰感到。
「還可以修嗎?」我厚着臉皮問。
「讓我想一想。」我覺得對方已有死的心了。
之後,對方花了兩天的時間,幾經辛苦才能遙控把我的電腦修好。
「謝謝你﹗你辦公室在哪裡?」我簡單地問。
「你問來幹什麼?」對方有點緊張地說。
「沒什麼,我只想買杯咖啡給你,當是道謝。」
最後,我在藍樽咖啡店買了三杯熱咖啡上去,電腦部的人看到我時都有點吃驚,可能沒想到我真的會買咖啡登門拜訪。負責幫我修電腦的同事,一個人坐在雜物房旁邊的小房間裡,從電腦後探出頭來。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辦公室有多少人,只買了三杯上來。」我一人拿着盛着四杯熱飲品的紙盤,放到他的座前。其中一杯是我自己的熱巧克力。
最後一次見識用二維碼點菜是跟好友在日本拉麵館吃午餐,餓得要命,一坐下就嚷着要吃。好友拿手機點菜,搞了一輪,仍未點到菜。
我問:「怎麼了?斷網嗎?」
好友比我年輕十年,看來老花眼近年好像年輕化了。
「讓我看看。你想點什麼?」拿過手機就開始學習怎樣滑,尚幸仍可以不用戴老花鏡看書和穿針,看手機當然不是問題。
好友說:「算了,好麻煩,還是看餐牌吧。」
揮揮手,叫侍應拿餐牌過來。終於成功點到菜了。
什麼二維碼,去它的。
唉,雖然我也是個 IT 從業員,但我都極討厭用 QR code 點餐,冇法,只惜我老眼昏花 😬
我覺得用手機睇大堆資料真係眼痛。
哈哈,完全同意,我都唔鐘意!
我知 ISBN, 亦因工作關係要整,黐喺要賣嘅貨物包裝上 🙂 書以前就知道,因為要上網買書,search ISBN 快靚正!
你竟然會用ISBN搜書﹗我是用書名或者作者名,好落後。XD
Haha 我人心急嘛,用 ISBN 唔使揀咁多嘢。用作者或書名就可以知道啲書有唔同版本(唔同封面)或者出版社。目標都搵到書 😉
咁ISBN只有一個版本,有就有,冇就冇。
哈哈笑死我,其實我第一次用QR code點餐也是待應教,當年仲要掃安心出行也是人地教
有次我姨媽話 你知唔知乜嘢叫廢老呀,我就係,什麼都唔識,時代令我懷疑人生。
所以這個平台題目真的很應景的。
呢個題目掂呀,電郵是什麼,她也不知道,更不知道自己有個電郵,其實她又有電郵又有FB 而家我用緊個FB 咪我開俾她。
最近又出了一隻叫Threads的物體,我連Instagram也不玩,這種玩意太多了,哪有這麼多時間。
Threads ar, 呢個我唔知噢 不過個音幾蝦人讀
我也覺得好難讀。
真係亞洲普及性有D保留
這文章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