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英倫行由英女皇仍健在寫到她老人家走了也未寫完,只因太懶,藉口是沉澱一下味更濃,可惜本人是金魚記憶,再不寫,恐怕寫不出來了。
六月初,從阿姆斯特丹回來後,就去了一趟格林威治。湊巧的是,初來紐約時,就是住在格林威治村,後來俗稱的西村West Village,看來跟格林威治確是有點緣份。

香港回歸前一年的除夕,曾獨自飛去倫敦,天寒地凍,在市中心坐輕鐵去格林威治,下了車,要穿過一條金屬感很強的行人隧道,有如科幻電影中走向未來。因為之前在吉隆坡行人隧道的不快經歷,令我望行人隧道而生畏,前後左右環視,只有我一人,考慮了許久,抬頭看到身旁的燈柱上好像有監視的閉路電視鏡頭,才大起膽子走進隧道,一邊走還一邊對住閉路電視扮鬼臉。從隧道另一頭出來,走不遠就看到一艘大型遠洋帆船,立在寒風中,等候遊人上船遊覽。
當年在格林威治村逗留不太久,中午時想去找個餐館吃飯,但望見門外展示的一碟薯蓉,已胃口全無,索性坐回輕鐵回倫敦市中心了。對格林威治的印象,也只是一鱗半爪,所以多年以來也沒提過一句。

事隔四分一世紀,重臨格林威治,選了一條不同的路線,這次沒有坐輕鐵,坐了地鐵去格林威治北North Greenwich站下車,一個像大嶼山東涌一樣的市鎮,那兒可以坐吊車。這是新玩意,跟倫敦眼(London Eye)一樣,反正也坐過倫敦眼摩天輪了,入鄉隨俗,做一個徹底徹尾的遊客,就老遠跑去坐吊車。
吊車是中東人開的,凌空跨過泰晤士河,號稱可以飽覽不一樣的倫敦。此話非虛,的確很不一樣,但是否你想看的,則是另一回事。附近只是民居,沒有著名的歷史建築,就像遊客去了東涌,是否能體驗到香港東方之珠的魅力,真是天知曉了。
不過,我反而真的去看民居,看看當地人的生活,試過幾次到國外出遊,都被遊客以為是當地居民,向我問起路來。
從格林威治北地鐵站一出來,就看到一個懸在半空的餐廳,不是說笑,真的是一張大桌連座位,侍應和食客被半天吊晉餐,看了一眼,馬上投降,自問是死也不會上去吃飯的。
半天吊餐廳旁邊是一座新蓋的大型購物商場,形狀像個超級大的圓形帳篷,名字叫O2,很有現代商店命名色彩,就是一個單字,好高深。可能比較偏遠,遊人不多,可以在商場內繞圈跑,也沒有人理會。
吊車站離商場不遠,也是沒甚遊客,看着空盪盪的吊車出發去對岸,然後空車回來,心裡不是味兒,拿着票時,感覺為振興英國旅遊業出了一點綿力而有點安慰。
隔了一條河的彼岸也是民居,泰晤士河的河水不太吸引,看上去還有點混濁,岸邊有一排新蓋的兩層高獨立房子,面前的過道也是新蓋的,很整齊,可是鋪滿了雁的大便。美國人叫雁做goose,初時很不習慣,我說香港人吃燒鵝,roasted goose,美國人一聽,當場嚇儍,說我們不吃goose的。其實他們口中的goose是wild goose,野鵝,即我們說的雁,但是,美國人無論是雁還是鵝,都是不會吃的。
吊車站對出不遠的河上,還有一個滑水練習場,沒有快艇,只在空中架了幾條鋼索,上面有滑輪,要玩的人握着鋼索的一頭,鋼索的滑輪向前高速滑行,水上的人踏着滑板,像水上飄一樣衝向水中人造的斜坡。在岸上看覺得蠻有趣,一個人入場也可以練習。
坐吊車回到O2商場,再坐雙層巴士去格林威治的市中心參觀皇后宮(又叫皇后之屋,The Queen’s House),遊人也是不多,其實是十七世紀時安妮皇后的宅邸,外表樸實無華。裡面有一幅油畫,畫的是國王和皇后坐在宅邸外,遠處山丘上是皇家天文台,那兒就刻有著名的格林威治時間線。
走出皇后之屋,後面是格林威治公園,很簡單的一片大草坪,當地居民在散步和放狗,山丘上的皇家天文台仍在,也最多遊人走上去。路很斜,少點腳力也不行。在山丘頂上俯視整個格林威治,感覺跟十七世紀時相差不遠。
有點遺憾的是,因為時間不夠,沒有進去英國海軍博物館參觀,只是去逛了格林威治大學,建築古舊宏偉,不亞於劍橋,校園遊人很少,走得自由自在,少了侷促感。
臨坐巴士離開前,意外地發現格林威治市場(Greenwich Market),門匾寫着建於一七三七年,裡面有很多工藝攤檔,也有小店,其中一間更是香港人開的,聽到店主說香港話時有點雀躍。
走出市場,還巧遇上一家巧克力店Dark Sugars,那是在阿姆斯特丹碰到的一位荷蘭人推薦的,說我們去倫敦一定要去,保證不會後悔。他們的巧克力很精致,味道很濃很滑,那杯巧克力冰淇淋更是吃到捨不得馬上吃完。
格林威治不算大,逛完一陣,就坐雙層巴士回市中心,沒有地圖下,隨便坐上一輪開往市中心的雙層紅巴士,走上上層,幸運地坐在上層第一排,那是以前在香港坐雙層巴士愛坐的位置。英國的馬路很窄,彎位特別多,巴士在民居的馬路穿來插去,有幾次左面的車廂還碰到路旁的樹枝,格格亂響,坐在巴士上,感覺像回到香港的跑馬地,路也是這麼窄。
這一程巴士足足坐了四十五分鐘,進入市中心前,還跨過泰晤士河上的大橋,有點像坐過山車一樣,興奮無比。
走在倫敦,處處都是歷史,也處處想起香港。

North Greenwich 好多香港人,有個叫millennium village , 好多人一到埗住個邊。 Greenwich 而家都靚架 我覺得, 不過north Greenwich 仲係有啲荒蕪,另一邊Greenwich 係好大potential。
格林威治北是有點偏僻,以為是因為通關不久,所以才遊人少。
噢噢噢,明嘅。撞口卦。那邊其實好靜,不會嘈。坐番地鐵去市中心都不會太遠。
幫我delete 個comment 呀 ~ 我不介意俾呢度朋友仔知 但費事全世界知
搞掂,放心。好彩我仲在網上。
好野
剛加了一些當年拍的格林威治照片,原來是26年前去的,記錯了,不是25年前。
我睇Google 研究返黎
咁有冇行 Up at The O2 ? 都幾有趣㗎!
我有行O2個商場的,Up at the O2當然不會上去啦,咁虐待,我有畏高的,我見到有人上去﹕三十年前去聖淘沙玩拿着墊滑落嚟的滑水梯我也臨陣縮沙,死也不肯滑落嚟。
我一家特別去玩嘅,都唔係好高,淨係近黃昏凍死咋 😅
真的不要,我好驚,坐吊車時已好驚。
吊車就普普通通啦!
我畏高嘛。好少人坐,希望會回本吧。
相影得靚,手字仲靚!
過獎了。這樣看,格林威治的街道沒有怎麼大改變。
照片好美!
謝謝﹗相機拍攝,沖曬時加了白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