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半年沒有去中央公園團練了,跟團友久別重逢,大家都有點雀躍,尤其是見到姍姍來遲的副教練,他老人家臉上不帶笑容,但眼角在笑,又怎會逃得過我的法眼呢。一問,原來他每星期的練習量是三十五英里(56公里),加起來就是一百四十英里,超過200公里了,比我過去練馬拉松時的月跑量更多,薑還是老的辣啊。
過去兩年疫情關係,好些團友都遷離紐約,加上有老團友離世,剩下的人不多,不過每個月第一個周末,都是團隊的早午餐時間,大家練完就一起上餐廳吃早午餐。疫情前我已不太去這類活動了,不是練到終點繼續走下去,就是練完就跟隊友去逛街。副教練也不太喜歡社交,辦完公事,他就自行離去。但是,如果我和隊友約他出來飯聚,他是會應約的。
團友年紀漸大,練習時分成快慢兩組,所謂「快」,也不是去到比賽的配速,只是比平時走路快一點而已。
副教練負責領快組的團員,我是其中一個,因為幾個月沒練,事先聲明速度不能太快,副教練笑說不會太快。快組中多了一位新女團員,從沒見過的。我跟她並肩而行,見她腳步有點踉蹌,我也不敢走得太快。
交談了幾句,才知道她今年八十歲了,但精神矍鑠,完全不像有八十歲,但當然也不像六十歲。她以前是跑手,每天跑五英里(8公里),但去年膝蓋動了手術,不能再跑了,所以三個月前才加入了我們的競走團。
她也問過醫生,競走對她身體好,保持運動,又不會太激烈。我開始競走時也這麼想的,從沒跑過步,想不到也可以練競走,幾年下來,身體好了很多,多年走路佝背的壞習慣也改過來了,從後面看,仿如換了一個人。有朋友笑稱,大腿線條也有點改善啊。我腿粗,朋友只是厚道而已。
不過,經常做點運動,對我們這種年紀的人來說,確是很有益處。單是手腳協調,大腦保持運作,還未說保持社交生活,見見朋友。否則,整天呆在家,終會呆出病來。加上遠方局勢不穩,每天都有一種不想看新聞的感覺。
其實,現在已沒有什麼新聞可以看的了。
也不是完全不聞不問的,youtube上仍有可以看的時事評論頻道,廣東話的,國語的,我都看,還有美劇,甚少追看美劇,看過的可以用手指數出來。
年頭時看了一部同事推薦的恐怖美劇《黃蜂》,上個月開始追看《最後一戰》(Halo),這種打怪獸的科幻美劇很合我口味。
最近開始看兩年前買的中文書,擱在家中一角封塵已久,現在才拿起來看,罪過罪過。
全是瑣碎事,這樣拉雜成篇,我也不太好意思。
**
昨天平台無故出現了問題,停頓了兩次,前後共二十五分鐘,反正工作很忙,也沒有心思寫文,就不太理會了,今天平台已恢復正常了。
![a pair of legs lying on the lawn](https://i0.wp.com/editordevil.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2022.5.14-walking.jpg?resize=640%2C640&ssl=1)
人生就是一大堆瑣碎事,有甚麽不好意思呢!
因為這篇文太水。哈哈。
水鬼 ~ 我完全寫不出呢
你又唔好咁客氣。
能有空有力寫寫閒事,也是一種幸福!
只能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