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休假,閒賦在家,可以有時間一早起來出外練習一下。現在七點才天亮,走到封街的馬路上練習,誰知這是上學時間,交通非常繁忙,橫向的大道封了,但縱向的街仍然有車行駛,校車和上班的車不絕,每到一個街口就要停下腳步,勉強練完四英里。

一回到家,就收到香港朋友的長途電話,初時以為是要緊事,原來是打過來聊天。很難得可以在平日時間,肆無忌憚,一邊咬着一隻新鮮蒸熱的潮州粉果,一邊跟朋友在聊。如果不是朋友手機沒電,恐怕會繼續說下去。這樣聊一陣,已一個上午了。
香港的疫情沒有太大的變化,一潭死水,已是不爭的事實,死到臨頭,才知道恨錯難返,政府這才考慮放寛海外航班和入境隔離,人都走得七七八八了,現在會否為時太晚呢。而且這政府說話朝三暮四,永遠是at this moment,言而無信,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如此愚昧,仍覺得政府的話是可信的。
連藍絲的朋友也開始懷疑了,覺得不對勁,雖然時間遲了這麼多,遲到總比沒有到好。藍絲朋友之前全家上下染疫,幸好全部康復,沒大礙,但已對政府非常失望,打算遠走他方了。如果問我去哪裡好,歐洲是比較好的選擇,遠離某國就是安全之所。
今天天氣著實好,只是早上出去時有點冷,加上風大,指頭冷得有點痛。中午後,太陽漸猛,望着窗外的藍天白雲,不出去走一趟實在對不起自己。
紐約人一見到天晴,氣溫有十多度,就有出外走走的衝動,在這裡住久了,就明白這種感受。前幾天在街上碰到美國遊客,現在防疫規定陸續放寛,很多遊客開始重回紐約,在美國,沒有一個城市像紐約這樣。
天氣回暖,花園裡的樹木也開始吐芽了。

春天最早開的花是木蘭(magnolia),跟着是水仙,然後是鬱金香。布朗克士的紐約植物園有一個水仙園,種了各式各樣的水仙花,在春天時開放給遊人參觀。
紐約的花草樹木多不勝數,雖然是世界大都會,但卻不是一個石屎森林,打開地圖,紐約沒山,幾乎平坦,但卻有很大片綠油油的土地,這些綠地一是公園,二是墓園,兩者都供人參觀。在紐約,參觀墓園是很普通的事,墓園環境清幽,個人覺得非常適合散步和坐下來看書,肯定沒有人騷擾。過往加拿大的馬拉松老年組紀錄保持者Ed Whitlock,生前每天都繞着墓園練跑二十公里,他說那兒練跑好,沒有車,非常安全。
紐約很好,唯一美中不足,真要挑剔的話,就是沒有山。中國人說的有山有水,水的話,紐約一點不缺,三面臨水,有河流,有海灣,更對住大西洋。
因為沒有山,冬天時會很冷,冬天也很長。很多紐約人退休時都喜歡搬到暖和的地方,有錢的會去加州,錢不夠多的會去佛州。我也有鄰居搬到佛州,幾年前,有位鄰居退休前跟我道別,說要搬到佛州某鎮,誰知剛過去一星期,佛州就被颶風襲擊,恰巧是鄰居搬去的小鎮。
也有朋友不怕冷,退休後搬了去緬因州,那兒自然風景很美,但太冷,不適宜老年人住。雖然離退休還有一段日子,但做人還是未雨綢繆好,誰知道明天又會發生什麼事的啊。
唉10 聲
唔好唉了,我已冇眼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