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如果我推薦這部電影《Nightmare Alley》(港譯:毒心術;台譯:夜路;大陸:玉面情魔。怎麼大陸譯名這次港味十足的?)是毫無說服力的,因為我很喜歡導演陀螺(Guillermo del Toro,練了很久,才正確讀到他的西班牙姓名),一提到他,可以講至少十五分鐘,不過,連陀螺本人也說,如果你從未看過他的電影,也不知道他是誰,他也會推薦你看《Nightmare Alley》和《The Shape of Water》。但是,我看過他的電影,也很迷他,如果要我選,《Nightmare Alley》是首選。
《Nightmare Alley》,陀螺說籌備了四年。首先,《Nightmare Alley》有原著小說,在一九四七年曾改編成電影,陀螺不是重拍四七年版,他只是第二次改編這部小說的導演。幸好四七年版本的《Nightmare Alley》不是太出名,看過而且仍在世的人不多。
全片沒有鬼怪,也沒有奇幻的情節,完全不像陀螺以前拍的恐怖片和奇幻片,角色都是實實在在的人,而且連道具也是實實在在的一絲不苟,陀螺說道具是在電子灣上買的。陀螺迷信手做的東西,儘量不用現在電影流行的特效,哪怕是一花一草,一個街上的垃圾筒,都讓人覺得是真的存在。
故事發生在四十年代的美國,陀螺很喜歡的一個時代。男主角史坦是一個居無定所、隨處打工的流浪漢,因為小聰明,他很快在一個園遊會找到一份打雜的工作。美國郊區現在仍有園遊會,就是一些臨時搭起來的遊樂場,有雜耍表演、恐怖屋、占卜等玩意,以前元朗雞地也有類似的遊樂場,因為是老幼咸宜,所以還有摩天輪。
別以為會有什麼血案發生,沒有。但整個故事無論是造型、燈光、情節都非常黑暗,男主角如何由一個小嘍囉,慢慢變成一個神棍,過程令人越看越心寒,不時替男主角捏一把汗,看他的西洋鏡何時會被拆穿。
男主角明顯不是一個好人,但卻像一個好人般存在。他在偶然的機會下,發覺自己有成為神棍的天賦。神棍的最高境界是:不斷用語言偽術去騙人,最後連自己也騙到,自己也相信自己的謊言。神棍的「師父」說,最後一個境界是最危險的,所以他從不收徒,不想有人再打開這個潘朵拉盒子。
但是誘惑實在太大了,藉藉無名的男主角,突然發現了這條往上爬的捷徑,就像一旦得權的人,叫他捨權而去,是很難很難的事。男主角就像掉進兔洞一樣,無法自拔。他也沒想到自己的一些騙語,會導致無辜的人因而送命。
他最後的滅亡,只因禍莫大於不知足,電影中有一句話非常醒神,本來是高人提醒男主角的:
「當你越過了那條紅線時,就看到那條紅線在哪裡了。」
待男主角意識到越了火位,鬼門關已打開時,已太遲了。
這部電影的男女主角選角非常精準,不知陀螺有沒有給意見,這是我第二次看Bradley Cooper演戲,上次他在《A Star is Born》演情深但失意的男歌星已很傳神,這次演一個天生有語言魅力的神棍,前後生活的落差,也演得絲絲入扣,尤其是全片最後一個鏡頭,一句回應電影開始時的說話,令人遍體生寒。
這樣子以男主角臉部大特寫結束的電影,我看過的就只有韓國電影《殺人回憶》,令人印象難忘。上次陀螺以《The Shape of Water》拿最佳導演,老實說,我覺得有點過譽,這部《Nightmare Alley》更好,如果拿不到獎,只能說對手太強了。
題外話,因為這部電影,學會了兩個英文生字:
vagabond,男主角就是一個vagabond,到處漂泊打工的人。
geek,本指怪胎,即廣東話的「怪雞」,《IT狗》英文譯名是In Geek We Trust,有點悶蛋的意思。
唔知幾時開始,香港電影喜歡用上這類同音別字起名,好像嘩我好鬼聰明呀睇我!真係被吹脹無命賠呀!夜路,玉面情魔,咪幾好。
大槪九十年代吧,開始玩食字。「玉面」的叫法已很久沒聽過了,很舊時武俠小說味道,什麼玉面羅剎。
嗯⋯⋯這推薦很吸引人!我找時間去看!
這部我很推薦,沒有鬼怪的,完全是黑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