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杏仁餅,香港人自然想起去澳門必買的手信(廣東話,伴手禮),杏仁餅。廣式杏仁餅,小時候香港也有類似的,叫米餅,咬到牙關痛。
那時候買米餅要去元朗,還記得是在光華戲院的街口,大棠路以前有個樂都表廣告的招牌下,有一檔圍村老婦賣手製餅食的小檔,賣一些米餅和米通。我爸買過一次,估計他想考驗牙力,那些米餅看上去乾巴巴,油水全無,掂上手很有份量,不要小看區區小餅,硬到可以當磚頭,拿來一扔天靈蓋,肯定一個血印。我咬過一次,牙太脆弱,根本咬不開,放下不吃,我爸說我浪費。
後來因工作關係,吃過什麼薏米餅,都是同一口感的東西,興趣不大。
自小對這種中式餅乾沒有好感,直至遇上了澳門杏仁餅。三十幾年前第一次去澳門玩,那時還是用回港證,一本像護照的東西,厚叠叠。那次去澳門,印象中沒有現在大家都會買的杏仁餅,只有三千年結果的蟠桃果。
澳門杏仁餅是很後期才聽過的,還是在香港見到的,說是澳門很紅,成了過江龍,在北角也開了分店。吃過幾次,沒米餅那麼硬,至少可以咬開來吃,也滿有杏仁味,但是吃完很口渴,吃到一嘴都是粉,吸乾了全身的水份。
來美後,在華人超市也見過澳門杏仁餅,本身也不是特別愛吃,物離鄉貴,賣得有點貴,更加不想吃了。
美國的華人餅店﹐除了賣西餅和麵包外,也會做一隻杏仁曲奇餅,西式口味,沒有一嘴粉的感覺,但一盒要六、七元,我就覺得不值了。
有一次公司搞大吃會,廚藝精湛的摩洛哥女同事沒有大顯身手,只買了幾盒餅來參加。一個個圓圓的小餅,有點像酥餅,也有點像我愛吃的綠豆蓉,我對中東的牛油曲奇maamoul情有獨鍾,也對女同事的口味很有信心。
吃了一件,杏仁味非常濃烈,就問女同事是什麼餅,她說是印度餅來的,只是盒上有阿拉伯文,叫烤杏仁餅,味道很好,就買來給大家嚐一嚐。這印度杏仁餅有原顆杏仁,還烤過,餅身質地很酥脆,表面帶一點粉,但不多,吃完一個就想吃下一個,我的評語是完勝澳門杏仁餅。
一問在何處買的,真的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竟是我平時去買印度奶茶的超市附近一家孟加拉超市。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又會頭大了,印度已夠陌生,還跳出個孟加拉來。幸好我有孟加拉朋友,略知一二,印度菜和孟加拉菜最大分別是,孟加拉人做飯,很愛下辣椒,越辣越好,有一次孟加拉朋友的太太煮了我愛吃的孟加拉炒飯,一時重手,多加了不知多少辣椒,嗆到席上其他人都咳個不停。
去印度店或孟加拉店買東西一定要帶孟加拉朋友去,他們愛講價,二十元可以殺到八元交易。
言歸正轉,以為愛印度杏仁餅,只是我個人的喜好,非也,分甘同味是我的惡習,自然就買來給朋友,凡有外地朋友來探我,我例必送上一盒印度杏仁餅,一盒才美金三元,物輕情意重。得回來的都是滿滿的謝意,說杏仁餅很好吃。這麼便宜的東西,朋友不需要跟我說客套話﹐好吃不好吃,一吃就知道。有朋友吃完問我在哪裡買呢。
兩年前,本來想買一盒送給新認識的朋友,誰知一去只此一家的孟加拉超市,貨架上竟然找不到印度杏仁餅了,逛了兩圈,也找不到,不會被我買光吧?不死心的我,過了一星期再去,仍然沒有,看來是斷貨了。
疫情差不多兩年,再去孟加拉超市一看,真的沒有了。失望之極,誰知絕處逢生,去買印度奶茶時,忽發奇想,這家超市會不會有印度杏仁餅呢?怎料在餅乾貨架來回走了兩次,沒有看到。
幾乎放棄了,驀然回首,仰天長嘆,一聲唉也沒有唉完,駭然看到身後的貨架上,整齊放了兩款印度杏仁餅﹗證明我人品仍未到底線,天助我也。
一看價錢,貴了一點,三塊半一盒,不用猶豫了,買兩盒,回家一嚐相思之苦。
外面積雪仍未融,安坐家中,泡一杯印度奶茶,兩款杏仁餅,輕輕咬一口,那種滿足感覺又回來了。
五哥,虎年大吉,事事順心又順利❤️
也祝五哥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越跑越勁 ❤️
承你貴言,今天兩行過關﹗
米餅好食呀,但一食就碎,細個阿媽唔比食,又話熱氣又話食到周圍係XD
其實係咪韓國米餅🍘~ 冇印象咼
韓國米餅不是很後期才在香港賣的嗎?我九十年代初去韓國時,香港都未有辛字麵。那時大家仲追緊日劇。
是否木村拓栽呀, 我當年識唱LV 主題曲架
是《悠長假期》,我一晚通宵煲晒。
你也吃過米餅?太硬了,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