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經濟,卻讀過經濟,還幾乎「肥佬」(廣東話,不及格),但是,我聽過「長尾理論」(Long Tail Theory)。用廣東話去演繹,就是「葾豬頭都有齆鼻菩薩」(廣東話,發臭的豬頭,供奉神明時,也有鼻塞聞不到臭味的菩薩會要,喻意:怎差的人終有人接收的)。當然,我不是賣豬頭,只是寫一些個人喜好。可是,最近卻發現本平台一些非常冷門的舊文章,突然一枝獨秀飆了起來。
先不說天竺鼠文章,本平台的主要瀏覽率其實是拜這些文章所賜。大家是否有點意外呢?每天寫無聊文章的我,原來是會寫天竺鼠科普文。我一直都在網上發表文章,不同題材的文章用不同的名義發表,所以,很多讀者都不會知道,這些文章的作者原來是同一人。
之前有許多人找講元朗的文章也找到這裡來。我在元朗一帶的鄉郊長大,在元朗讀書,看着元朗大馬路第一幢高樓(不是洋樓)蓋起來。

跟着有人找香港第一部三級電影也找到這裡來。我好肯定,網上很多資料是錯的。香港第一部上映的三級電影並不是《黑太陽731》,應是西片《天使追魂》。

這一次,從搜尋平台尋到上門的文章,最近很明顯的有兩篇:
一篇是寫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經典日漫《惡魔的新娘》,看過這部漫畫紙本(不是網絡上的非法電子版)的讀者已過了五十歲的了,還在網上經營文字的相信少之又少,看過不同版本的更是萬中無一,幾個因素加起來,這篇文章曾上過谷歌搜尋的第一位。就算是現在已跌到搜尋頁的第二頁,但第一頁全是漫畫平台,真正寫這部漫畫評論的,排在第一位的是我這篇文章。我的文章提供了我知道這部漫畫的所有資料。我的繪畫也深受這部漫畫影響。

另一篇卻有點出人意表了,是寫John Carpenter(我戲稱他叫「莊木匠」)的《怪形,1982》。這篇文章其實很舊的了,寫於十幾年前,我拿來翻炒,再改頭換面。
我愛看恐怖電影,也愛收藏經典恐怖電影,所以特別喜歡墨西哥導演陀螺,跟他是臭味相投。今天赫然發現有幾十個瀏覽率是因這篇文章而來的,真的是三年不發市,發市當三年了。
不曉得為何這兩天忽然這麼多人要看一九八二年版的《怪形》。這部電影的DVD我一直保留,因為太經典了。男主角卻羅素近年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作品,他應該是好人吧,他和高蒂韓一直都沒有結婚,幾十年來都是同居男女關係,但高蒂韓與前任生的女兒,也是女演員的姬蒂夏德遜(Kate Hudson)卻一直視他為父親,我更是看着姫蒂長大的,看卻羅素看姫蒂的表情,一副慈父樣子,那時還以為他們真的是父女。
十幾年前,曾有一個觀影計劃:上世紀至今一百部經典恐怖電影。從前在圖書館看到有電影網站列出了百大電影,於是就立下宏願,最後只看到一半,也寫過過五十部恐怖電影的觀後感。因為經典電影沒時間性,所以什麼時間看完,什麼時候寫完這個計劃也沒有死線。
我這人一沒死線就不知如何做人,你叫我一小時內把東西弄出來,我會卯足馬力,把東西趕出來。但沒有了時限,我就會扔到一邊,想起來才做的了。
這兩篇人氣突然高漲的舊文都沒有時間性,題材也甚冷門,居然突然「紅了」。
這故事教訓我們:人人都熱衷做的事,如非興趣,可以不理,專心做自己的事,相信自己所信的,堅持下去,躺平也好,終有一天,會發光發熱,哪怕是一分半秒,照遍宇宙的一剎那,就是永恆了。
可能因為係自己平台,一search keyword ,你就彈出了。 噓~ 五哥,你很多文也專欄級啦,一早要彈出! 真架!
現在沒有人看報紙了,還寫什麼專欄啊……
我也是驚悚電影的愛好者,有希治閣電影全集DVD,但買左十幾年都未睇得晒
太多了,現在每天看新聞的時間也不夠用,何況是娛樂和看書。
怪形The Thing 我是去電影院看首輪的,在油麻地Jordan 那邊,應該係7:30 . Kurt Russel 在Tarantino Grind House death proof 也非常出色的。
在普慶?
我後來只記得在幾套電影見過他,Stargate、Poseidon(2006年翻拍版)。
Sorry 應該在深水埗區,戲院名字忘了。黃金商埸在附近,應該是深水埗區吧。我記得開場不久他與電腦下棋,輸了把scotch 丟在電腦上,那時電腦還沒有graphical interface 的,所謂graphics 都是極之rudimentary 的。几十年前看電影甚麼都覺得好新鮮,現在很少很難有這種感覺了。深水埗播西片的,戲院各忘了😭!
我不是太熟深水埗的,活動範圍不在那邊。我知道黃金商場(賣電腦)是有間戲院的,有朋友提過,但沒去過。旺角戲院我也少去,九龍的話,多數是去普慶,坐68號出去,就在彌敦道轉去紅隧前下車,看完可以去恆豐商場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