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這個心理學詞彙最近很火紅,網上說,意思是操縱者會利用一些日常小事,在精神上控制受害人,令對方懷疑自己的記憶力和判斷力,逐漸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恕在下愚笨,就算看完解釋,也不是太明白所指何事。忽然提起這個詞,不是想談心理學,我也不懂,而是之前寫文找煤氣燈資料時,正好碰上了。
「煤氣燈效應」跟煤氣燈有什麼關係?可以是完全沒關係,也可以說有直接的關係。
這個詞源自二十世紀初一齣同名舞台劇,在四十年代兩度改編成電影,較出名的一部是瑞典國寶級女演員英格烈褒曼(Ingrid Bergman)主演的《煤氣燈下》(Gaslight, 1944)。
英格烈褒曼外型冷艷,為人敢愛敢恨,眉毛特別粗的她,妝容自然,跟同代濃妝艷抹的女星流行的幼眉截然不同。聞說初出道時的她堅拒把眉毛拔幼細,還抛下豪語,說自己的眉毛如脖子般一樣粗硬,潛台詞是:要老娘我拔眉毛?可以,先斬了我的頭吧。她的脖子的確很粗壯,跟柯德莉夏萍如天鵝般幼長的頸項完全不同氣質。
當年在好萊塢走紅的她抛夫棄女,跟意大利導演出走,未婚生子,之後又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雙胞胎中的一位就是蘭金(Lancôme)的代言人伊莎貝拉(Isabella Rossellini),她繼承了母親的美貌,而且青出於藍。
電影《煤氣燈下》的英格烈卻非常柔弱,演悲劇少女波拉(Paula),繼承了姨母的大批遺產和珠寶,但遇人不淑,新婚丈夫格哥利(Gregory)原來是個騙徒和殺人犯,覬覦波拉的財產,他暗中讓家裡的煤氣燈忽明忽暗,又經常把東西藏起來,硬說是波拉自己的幻覺和記憶錯亂,他用同樣的謊言讓家裡的傭人相信女主人精神有問題,最後令波拉在一個演奏會當眾精神崩潰。
電影以今天來看不算太吸引,但男女主角演技很好,英格烈更憑本片拿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看完電影,就完全明白什麼是「煤氣燈效應」了。之後,「煤氣燈效應」一詞就有了視覺例子了。
電影開場時,黃昏時分,點燈員用長長的點火器點亮路上的煤氣燈,帶起整部電影。
以前的路燈都是煤氣燈,紐約市開埠時,街上並沒有路燈,市政府規定房子窗戶向街的,都要在家裡靠窗位置點燈,當是路燈,照顧趕夜路的路人,尤其是冬天,日照特別短。這個規定早在煤氣燈出現前已用在巴黎,那時巴黎市政府要向街的屋夜裡靠窗位置要點起蠟燭。
那時的煤氣燈,有如中國古時的油燈,需要有人去點亮。十九世紀時,紐約市開始在街道鋪設煤氣路燈,第一條有煤氣路燈的街是百老匯大道。百老匯大道是曼哈頓最長的街道,從曼哈頓南端一直延伸到上西城。現在的華爾街,英文叫Wall Street,好久以前其實是一堵下城的護城牆,抵擋當時的印第安人「入侵」。
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現在中環的都爹利街樓梯,仍遺留舊日宗主國的四盞煤氣燈,不過早已改為電力控制,可自動開關的了。
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紐約市的煤氣燈逐漸換上電力裝置,煤氣燈日漸式微。初來紐約時,曾買過一本書叫《Tales of Gaslight New York》(煤氣燈下的紐約故事),書裡並沒有寫煤氣燈,只是個比喻,記載的卻是二十世紀初紐約市的一點點軼事,例如,紐約地鐵開始時的構想是用大批馬匹拖行車卡的。
紐約現在有近三十萬盞路燈,歸交通局管理。當年的煤氣路燈還剩下兩盞,兩盞都在曼哈頓,一盞在曼哈頓北端,治安麻麻的英伍德(Inwood),一盞在西村的一條冷巷,已換上電線,不用人手點燈,很多路過的人都不會留意牆上這個列入古蹟的煤氣路燈。
煤氣路燈大興時的紐約,離我實在太遠,沒緣體會。但是,沒路燈的日子,我在香港的新界鄉村早已習慣了。那時候整條村都沒有一盞路燈,夜裡回家都是靠居民屋內的燈微微照亮,還有月色。走不慣的人會很害怕,所以村裡生活是很安全的,加上家家戶戶都有狗,外人根本不敢進來。
初來紐約時,滿以為會像香港一樣五光十色,抱這個想法的人,第一次來紐約可能會有點失望。除了時報廣場的燈火比較璀璨外,其他地方是很暗的。就算有路燈,感覺也是照明不足。
今年十一月再參加紐約馬拉松,疫情影響,三萬跑手出發時間分隔得更遠,慢腳的我,派到中午時分才出發,太陽下山才走到第五大道,路燈全亮了,但仍看不到路面情況,所以速度就更加放慢了。
老覺得市政府很節儉,路燈可以暗成這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電壓不同的原因。朋友說這叫氣氛,尤其是蘇豪區,石磚鋪成凹凸不平的馬路,像琴鍵一樣,彷彿可彈出角角的馬蹄聲,一盞昏黃路燈立在街角,襯托背後城市明暗的剪影,特別有五六十年代的懷舊味道。
紐約市好多路燈都是從老照片走過來的,煤氣燈的基座仍在,黑色的雕花燈柱,有些燈罩位置還左右各鑲了一條橫杆,方便點燈員掛上梯子,爬上去點燈。
如果現在有份工作負責點亮路燈,我也覺得蠻有意思的。黑暗中一盞明燈,雖然只是一盞煤氣燈,也足以予人一份安全感的溫暖。
(封面圖片:西村Patchin Place的煤氣燈,Google 地圖)
這篇文章是跟一位文友合作的一題兩寫,叫「紐成一片」,各自寫自己所在的城市。每人輪流出題,每周各發一篇文章。(請點擊「文友」二字)
本周題目是我出的: 路燈。下次也是我出題目:除夕。
拍爛手掌! 拉banner 先! 五哥 (回音) 很偑服街燈可以寫得咁有feel~ 現在等待看無法
過譽了。東拉西拼,我也不好意思。
我来啦,啊,为什么这次突然间好像是登录状态,而且,你的界面变成英文了。
我上午看到五哥发文,下午发奋图强,把我的也完成了。实在是灵感有点儿匮乏,不能和五哥谈古论今相比。不过,还是马上发出来。
https://matters.news/@BloomingBloom/%E8%B5%B0%E5%A4%9C%E8%B7%AF%E9%81%87%E5%88%B0%E8%9B%87-bafyreibmcuoomilim2dlwqkyg6iwiwauyqmp6wqa7pwn6573hmfjomfb2y
这么快就过来了。谢谢﹗
我把之前用的留言外挂系统撤销了。这样大家的留言之间不会再有一大片多余的空位。之前担心留言区会一片混乱,现在看起来又不会,那就不必用外挂了。
而且外挂跟原来Wordpress的登录有冲突,现在不用,应该可以用Wordpress和其他社交媒体帐户登录留言了,方便好多。界面是英文吗?我没留意。看来又要调整一下。
我比较喜欢看东拉西扯的东西。
我也是~ 還在壞笑中
沒辦法,近來文思不順,腦便秘,只好拉雜成文。(我繼續測試不用外掛留言系統後的Wordpress本身的留言系統,好像沒有亂,我可以插嘴在你的留言下面再留言)。
忘了說,現在Wordpress帳戶登錄留言應該沒問題了,也可以用其他社交媒體登錄留言。
五哥,不要臉紅~ 熱嗎?我幫你潑扇 🤓
你別搧風點火了……
🤓🤓🤓
我在測試Wordpress本身的留言系統。平台沒法看到可回覆你的按鍵。看看這裡行不行。
好像可以了。
that gansey is absolutely gangster.
哈哈﹗這是讚我嗎?
即係要我再讚多次。真係好功夫,佩服。
我再講多謝囉。XD
看過希治閣的《美人計》還有《北非諜影》,就希歡Ingrid Bergman,真係靚,反而你今次講的《煤氣燈下》就未看過
是有點懸疑,但不是希治閣那種完全出人意表,英格烈褒曼在這部電影不算美,而且拍到她脖子非常粗壯。我懷疑沒有在香港放映過,因為片名太直譯,不像是香港西片的譯法,少人看過,自然少人談論。
謝謝來訪﹗
學到了點歷史,也想去看煤氣燈下了!
為了更了解「煤氣燈效應」,應該看一下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