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美國,老是將從前在香港的西方食物印象嫁接到這裡,殊不知很多茶餐廳吃到的西餐飲食原來都是香港人改良了的。吃慣了,就以為遠在西邊的老外也是這麼吃。
最大的文化衝擊莫過於早餐的通心粉了。香港人的吃法是火腿通粉、餐肉通粉,再營養好一點就加煎蛋,變成腿蛋通、餐蛋通,什麼通也好,都是放湯裡的,還有青豆顆。來到美國,我照例煮通心粉做早餐,美國朋友一看就反了胃。
「通心粉怎麼是這樣吃的?」
後來我問了很多不同州的美國朋友,通心粉在美國是怎樣吃的?
答案是:跟黃芝士同煮,黏糊糊的一團,叫macaroni and cheese,大家一說,口水都流了出來的樣子,我卻每次見到都想反胃。
通心粉英文叫macaroni,本來是直的,彎月亮的那種叫elbow macaroni,即是香港口中的通心粉。macaroni cheese幾乎是每個美國人都曾吃過的意大利粉。
飲食雜誌出版「最窩心的家常便飯」(The most comfort food),芝士通心粉肯定榜上有名,十個美國人有九個都會喜歡吃,但是,如果你介紹他們港式火腿通心粉,他們卻認為煮法非常噁心。美國人吃麵食不喜歡放湯,放湯的不叫粉,也不叫麵,叫雞麵湯(chicken noodle soup),湯是主,碎麵是副。
所以美國人去唐人街吃雲吞麵,他們要特別叫雲吞撈麵,撈麵沒有湯,不會噁心。唐人街餐館為了遷就他們,雲吞麵變成兩種:雲吞湯麵和雲吞撈麵。有時習慣了,見到唐人點雲吞麵,也特別問一句:「是雲吞湯麵還是雲吞撈麵?」聽到我耳朵也長出繭來。
沒有在英國吃過唐人餐館,不曉得那邊是不是也這樣要分湯麵和撈麵。
不過阿華田、好立克、谷咕這些茶餐廳飲品,在美國就非常難找。美國超市不會見到,要買得要去華人超市,美國餐廳自然也不會供應。第一次去美國餐廳吃飯,侍應問我喝什麼,我說阿華田,那侍應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飲品,就說沒有。同行的朋友說我土包,在餐廳叫什麼阿華田。
我問有檸檬茶嗎?侍應也說沒有。不過可以幫我在茶加檸檬。那不就是檸檬茶嗎?
到「檸檬茶」上來了,那八分一塊檸檬果然加在玻璃杯邊,只是插到離千萬丈,碰不到茶。那小塊檸檬也不知怎樣將茶變成檸檬茶了,勉強掉在茶裡,用匙子在茶裡搗了一輪,喝一口,一點檸檬味也沒有。
雖然沒檸檬茶,但美國人會喝檸水,夏天一定有lemonade,紐約街坊節上常見,美金兩元至三元一杯。做法簡單不過,把幾個檸檬剖開,壓出汁來,將檸檬汁扔進水裡,再加入冰和大量的糖,就是夏日凍飲了。喝的人很多,往往大排長龍。
這種低技術的飲品也往往是小朋友暑假賺外快的捷徑。有一次大伙兒去郊外健行,走到一處荒郊,竟然看到兩個小孩子在後院擺了個地攤,一張小木桌,上面放了幾杯自家製的檸檬水,兩元一杯,大家也有點口渴,就買了幾杯來喝。孩子見我們人多,也非常賣力,幫我們再弄了幾杯新鮮的,賣完即止,收檔回家。
O茶係最好飲既!
呢個正。
几千前美國紐約連冰咖啡也沒有的,汽水也只有可樂之類,非常之落後,後來多得中港台三地難胞,飲料才得以多樣化,你加勁,阿華田好立克一定可以在此發光發熱的。
大哥,嚇得我,我以為被駭客襲擊﹗幾千年?你同我,仲有紐約,都未出世……
我而家戒咗阿華田同好立克啦,我飲熱茶咋。
macaroni cheese,听着就接受不了。我没怎么吃过通心粉,好像只能接受番茄意面那种吃法。
蕃茄酱意大利粉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也有点近中菜。
mac and cheese 係國菜,我非常受落, 港式火 x 通過粉我亦喜歡, 總之皆大歡喜,歡天喜地,喜氣洋洋。睇來你要被加強國民教育。
跟你比,我仲好中國人口味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