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開的第一個銀行帳戶落戶在曼哈頓西村的Dime Saving Bank,從家走過去才五分鐘,很方便,對面是郵局。不管是銀行或是郵局,裡面的間隔都很開放,沒有香港銀行常見的防彈玻璃,職員在工作台後工作,櫃台職員直接跟顧客面對面對話、交收存摺和錢,連在郵局也是直接把郵包遞給職員過磅,後來到過紐約其他地區的銀行和郵局,完全不一樣,那兩層防彈玻璃,每層足有一根手指的厚度。所以,我知道,要看一個區的治安好不好,先去郵局和銀行一趟。
一直都是用Dime Saving Bank,這是一間歷史悠久的本地銀行,一百五十年前在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開業,跟國際銀行不同,不能直接跨境匯款。
因為我的主要收入來自美國本土,所以也沒所謂。除了兼職的一家國際機構,總部設在瑞士,每次出糧都用匯款方式。我沒有國際銀行帳戶,手續比較麻煩,每一筆匯款還要額外付美金二十元手續費。
紐約市其中一個行政區布魯克林,就像香港的九龍,很久以前,布魯克林屬於帝王郡,並不屬於紐約市,後來才劃歸入紐約市,所以布魯克林有所謂的市中心,那兒有很多市政府建築物,還有一座Dime Saving Bank的古舊建築,是市中心的地標。
銀行已不在裡面營業,只剩下內外的殼。之所以又再引起大家注意,因為前幾年,市政府通過讓地產發展商在銀行背面蓋摩天大樓。
摩天大樓通常只在曼哈頓,在其他地區是絕無僅有的。近年曼哈頓流行蓋牙簽摩天大樓,遠看就像是一根獨立的牙簽,非常刺眼。銀行背後的摩天大樓仍在蓋,落成時會有七十四層高,是布魯克林最高的大樓。
因為蓋摩天大樓,銀行的古建築也要讓路,拆除了兩翼,之後還會改建成購物中心。
銀行變購物中心也不算太突兀,曼哈頓就有古舊教堂變賣成為時裝店的,唐人街也有一座古舊銀行建築,二樓掛上幼稚園的招牌,一樓後來變成高級餐廳。
紐約是國際城市,當然有國際銀行。香港人熟悉的滙豐是國際銀行,那時在紐約卻並不多見。
滙豐銀行登陸美國時,英文名字是HSBC,將英文裡本來有的香港和上海字眼完全隱沒了,很多美國朋友也不知道原來HSBC是香港的銀行。一個彈丸之地竟然出了一家國際聞名的大銀行,還來到美國開業,讓身為香港人的我也與有榮焉。但是,開心歸開心,又未至於興奮激動到流涕失常,跑到人家門口拍照留念。
後來終於在家附近見到滙豐的身影,本來也想去開個帳戶,支持一下香港的銀行,誰知一談到定期存款利率,就完全不及本地銀行了,而且服務也不見得很好。就是恃着大銀行的招牌,看不起小客戶,錢不夠多就不是太客氣那種嘴臉。
儘管那時美國的滙豐,宣傳定位是本地銀行,但我卻一點也感受不到他們那份入鄉隨俗的熱誠。
本地銀行的職員都跟街坊有如左鄰右里,叫得出客人的名字,好像香港舊時一部諷刺時弊的處境喜劇《香港八一》裡頭的快餐店。
美國銀行存摺跟香港的不一樣(現在銀行已停用存摺的了),沒有簽名頁,去提款,銀行職員不用照熒光燈。提款時只需填提款單,填地址、銀碼,然後簽名。職員拿過提款頁,會走到後面的檔案櫃,翻出帳戶的資料卡,對照簽名。方法很古老,也很費時。
但是,因為是街坊銀行,去多了,大家熟絡後,簽名後,未必每次都去翻資料卡,直接就可以提款。有一次,我跟銀行的老職員打個招呼,新來的職員連簽名卡也不查,直接把錢給我了。
這樣做好不好,見智見仁。
我跟銀行職員也很熟絡,有一位就住在我家附近。有一次黃昏下班回家,就在街上碰到銀行經理,她車泊得很遠,埋怨銀行附近的車位不夠。有一個周末,看到銀行客戶經理在附近蹓狗,我還上前跟對方打招呼。
這些,國際銀行就做不到了。那時我跟家附近的滙豐銀行的接待員較熟絡,因為她肯給我兌輔幣。她是香港人,還以為她住得很近,原來不是,每天上班開車很花時間,她都不想來,想儘快調去其他分行。後來她真的調走了。我就沒有再去那家滙豐了。
去年疫情爆發前,那家滙豐可能生意不佳,竟然默默關門了。我一點也不感到可惜。
上星期,住在美國的香港朋友告訴我,美國滙豐不做銀行了。銀行不做銀行,即是什麼意思?執笠嗎?清盤嗎?也不盡是,只是賣盤給另一家銀行,不再叫HSBC了。
朋友說,以前用HSBC,就是因為想支持香港的銀行,不再是HSBC,那就不用支持了。
當HSBC不叫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時,我已不想支持了。
唉! 三十聲 (HSBC 長期支持者說)
我過一條馬路就是HSBC 了,因為老區呀,所以我對面既HSBC 的服務就是非常親切,我一入去乍又親切咁笑,又幫我入票, 個經理仔係我師妹黎⋯最搞笑係有一排HSBC 又frozen 某D戶口又盛,經理仔話千祈唔好話俾人知我做HSBC , 去茶記都俾一歧視都似
我以前在香港都一直係滙豐,老友係度做,連張提款卡號碼都特登幫我攞個靚號碼。
老友仲係唔係HSBC 做呀
差不多三十年前的事了。當然沒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