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無分男女老幼,有些人很年輕就愛上編織,我呢,以前對這門嗜好是非常鄙視的,正如我以前說跑馬拉松的人是神經病一樣。初中上家政課(連續三節)時我是睡覺的,舉凡縫紉的作業,我都求同學幫我做,因為我家沒縫紉機,課程設計者也很無腦,真的以為家家都有縫紉機的嗎?
人會變的,小時候討厭苦瓜的我,現在也吃起苦瓜來了。我是年紀很大,看英文書自學編織的,學一樣東西,永遠不會遲的,只差有沒有心去學。我的編織路也跟別人很不一樣,很多初學者是先學織圍巾,我是先打襪子的。不是存心求異,是有道理的。
襪子編織大槪在十年前開始在美國興起,那時我剛開始自學編織。這是個很花時間和花錢的嗜好。視乎毛線粗幼和毛衣花款,一件毛衣大槪需要一千碼 (一碼和一米的長度相若, 1碼=0.91米),甚至上二千碼的毛線,襪子用的毛線相對較少,普通一雙成人襪子大槪需要四百碼,小數怕長計,這裡省一點,就可以多買一束毛線,再打一雙襪子了。

襪子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小小一雙,用上的編織技巧很多,可以從襪頭開始往上織,也可以從襪管往下織。後者比較容易起針,適合初學者。從襪頭開始的話,起針方法比較講究,棒針挑着毛線,在五指間穿來插去,一不小心,隨時會起錯針。我比較喜歡從襪頭往上織的襪子,因為襪跟的位置織法很緊密,打出來的襪子,穿起上來特別貼腳。襪子不貼腳,在鞋底移位的感覺,會令人渾身不舒服。

織襪子用的針也有兩種。傳統上是用手掌寛度的四根竹針或木針,三根針圍成一個三角形,東歐人織襪子則喜歡用五根,四根圍成四方形,而且他們愛用金屬針,最後一根針是織動毛線的針,英文叫 working needle。用短針織襪子很講求手力均勻,三根針就是有三個受力位,針腳從一根針移到另一根針時,手指拉毛線的力度要恰到好處,拉得不夠力,中間會有空位,織出來的襪子,襪管就會有三條明顯的垂直凹痕,很難看。
要避免這個問題,可以用現在流行的環針。環針又叫圈針,就是兩根短針,中間連着一條膠線,沒了受力位,整個襪子能自成一圈,針腳平均散落膠線上,織出來就不會再有凹痕,好看多了。

說起編織,其實要學的東西好多。有個女學者,就是專門研究布魯克林博物館收藏的幾塊古董織物,破解當年的針法,再將針法寫成書,讓大家體驗一下跟着古人的針法,織出一件古董的感覺。
好多人以為編織是女性的天下,錯了,我喜歡的編織設計師,好些都是男的。他們當中,有簡約的,走中性風,也有比女人更女人的巧麗針步。現實生活中,我也碰過會編織的男人。
很多人以為編織難,可能有點難。但是,如果要找一門可維持到七八十歲的嗜好,我首推編織,男女皆宜。這個嗜好可以單獨做,也可以跟三五知己一起,圍爐取暖,邊呷茶,邊聊天,織啊織,日子就這樣快樂地過了。
有些人怕編織,很多時怕會織錯。初學者織錯,通常毛病是忘了自己織到哪裡,慌不擇路下,越織就越錯,結果要拆掉重織。所以,編織很重要的第一步是:做標記。就如看書時用書簽,這樣回頭再看時就不會浪費時間重看,或看漏了前面幾頁。行山健行也一樣,為什麼山路都有路標,就是怕會迷路,有了可參考的標誌,你就知道自己走到哪裡織到哪裡,下一步跟着怎走怎織。
做標記方法有很多,以前是不用的毛線,甚至是橡皮圈,在重覆的針法之間做標誌,織完一行用筆記一下。現在編織工具多了,有套在棒針上的標記圈,也有記行數的標記圈,省卻寫來寫去的工夫。
有了這些,至少不會這麼容易織錯,還是織錯的話,就可能是不懂針法。這個要多練習,懂得分辨上針下針,基本上已沒問題的了。
(2020年5月28日發表於Matters)

看到草地了😄😄😄
長出草來了。XD
好靚呀,你咁多時間既 又睇書又織織,你有冇做家務架
邊有時間呀?我忙到死。我昨天有掃地煮飯喎,日日洗碗,周末洗衫。
我昨晚也拖了地,洗了廁所 🚽
咁我都有洗馬桶嘅。
好可愛嘅藍天白雲青草地冷衫!
我都覺得幾可愛。XD
送片藍天給自己!
日日開心。
日日天晴。
大家咁話啦。集氣﹗
當晴天娃娃用
睇完你呢篇搞到我都好想下織嘢啊!我都好鐘意織襪!
好呀,一起織﹗
藍天白雲草地的配置看起來好舒服喔!
謝謝﹗現在只剩下兩個袖子就完成了。
恭喜啦,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 😀
偷偷期待你穿上身的模樣~
今天我去逛日本書店,看到Laine Magazine那本52周襪子的平裝本,二十元不到,果斷就買了。紙質很好,這個價錢,完全是超值。以前買的襪子書,昔通一本,薄薄的也要超過二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