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太累,拖延症發作,周日才練長課,差不多一年沒有練過十二英里(19.3公里)了,氣溫不算高,陰天,攝氏23度,但卻有點翳悶,走一會,衣服已像塗了漿糊一樣黏在背脊,很不舒服。臉和手腳都塗了防曬,幸好太陽不猛,隨身帶着的水只喝了三口。
一路上沒遇到幾個行人,周日太早,大家仍未起床吧。走得很順暢,不用左閃右避,路上遇到的行人都沒有戴口罩,但脖子上都會掛着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天空灰濛濛,整個曼哈頓市像罩在一大片雨雲之中,但奇怪的是,卻沒有雨,連一絲風也沒有。越走越納悶,希望可以下起雨來,洗刷一下悶熱的空氣。可是紐約的夏天反而下雨不多,雨多在春天下,有時一下就是幾天。

因為爬坡是我的弱項,紐約馬拉松需要爬六條橋,最難捱的就是中段的皇后區大橋,是一條長命斜路,全長超過一公里,賽道剛好在橋的下層,人像走在夾心餅的中層,一上橋面,前面就像一條永遠走不完的斜坡,加上是全段馬拉松唯一沒有觀眾的一段路,令很多跑手都很沮喪。
玩馬拉松除了要戰勝體能,還要克服心魔,擊倒自己的不是天氣,不是賽道,是心理障礙。在這一公里的寂寞路上,如何鼓勵自己繼續爬升跑下去。
對於精英跑手來說,這一公里像是一瞬間,眨眼即逝,他們很快就會跑完,一落到橋底,就是萬人空巷、人聲鼎沸的「吶喊牆」,我們這些慢腳,只能走在人家的後頭,捱到上皇后區大橋時,周圍剩下的跑手已不多,很多都已接近放棄的狀態,改跑為走路,一步一艱難的拖着腳步上橋。看見這種情形,內心要堅定,這反而是機會,可以反超前他們。
好多人奇怪我怎樣可以用競走完成紐馬,沒有秘密,就是一路上叫自己不要放棄,一直走下去,就可以到達終點。之前也有跑團經理邀請我給跑友分享一下競走完成紐馬,我只是初哥,談不上技術分享,只能說,有心的話,經過訓練,你也可以完成馬拉松的。我也不是頭一人用競走完成馬拉松。競走團中早有人以五小時不到的時間完成紐馬,我的教練也可以用四小時不到完成(他已七十多歲了),他們是精英是高手,我自然不能跟他們比較,也不會冀望自己有朝一日做到他們的成績。
體育競賽,除了努力,還需要天賦和體質,我只有前者,而且做得也不算夠,所以對於神人的成績,是只能仰望的了。
每個人做運動的目標都不一樣,以七十一高齡在芝加哥馬拉松跑出3:27:50旳成績,破世界馬拉松分齡組別的Jeannie Rice,每周練跑六十五英里(104公里),一個月跑量超過四百公里,才能造就驚人的成績,因為她有鬥心,她也開宗明義的說:「我是來比賽的。」

我呢,只是去參加比賽,盡其量是無傷安全完賽,目標就是做出個人最佳成績。回顧過去幾年的比賽,我都達到目標,成績是一次比一次好,證明自己有進步,我已很滿足開心的了。
不過,我也謹守Jeannie的跑步宗旨:「要有目標,還要把目標寫出來,激勵自己。」
這個月的練習量應該會過一百公里,七月的練習量,目標是一百三十公里。
要有目標,還要把目標寫出來,激勵自己 《~ 我也係咁唸!!! 唔係點生存呀 (係呢度!)
而家世界好險惡。一步一驚心。提醒吓自己也是好事。
那,每日持謙卑既心~ 萬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