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好幾本吳靄儀的舊作,她的散文寫得很好看,完全不像是古板的律師。來美時,也一併把她的書帶了過來,供奉在書櫃裡。夜裡無聊,翻開她的舊作,有一篇文提到太古坊。
太古坊在鰂魚涌,那時還沒有地鐵,每到過年,我們一家就會出市區拜年,年初一先去住在石硤尾的外祖母家,年初二會坐隧巴102號過海,到太古城姑婆家。
姑婆一家本來住在大角咀一幢有電梯的洋樓,我小時候很怕乘電梯,每次到她家拜年,一搭電梯我就頭暈。親戚中以姑婆家最有錢。姑丈公在中東油田公司工作,姑婆退休前在大戶人家當女傭,專門煮飯。姑婆是我外公的姐姐,我外祖母和姑婆一家說起廣東話來都有種特別的口音,鼻音特別重。
那時仍沒有地鐵,從屯門的家去太古城,真的是天腳底的遠。每次我都坐在雙層巴士的上層第一排,巴士去到英皇道的鰂魚涌,我就認得那個轉彎位,一拐彎,很快就會到太古城的了。
幾十年過去,太古城也成了香港大型屋苑的龍頭。樓市是升是跌,就看它的了。
鰂魚涌是舊區,有很多舊唐樓,當年地產商一心想把那一帶建成另一個蘭桂坊。舊日的車房搬走後,那些舊樓都重新裝修,太古坊對面的幾幢舊唐樓還漆上粉彩的顏料,務求令人耳目一新。
吳靄儀在文中還提到一個我熟悉的餐廳名字:The Continental。我當年也去過做訪問,那時他們應該是剛開張不久,記得他們的菜式很簡單,材料很新鮮,味道不錯。後來我就是住在餐廳的樓上。不是因為我喜歡那餐廳,只是事有湊巧。
在那兒住了不太長的時間,光顧最多的反而不是那餐廳,而是街頭的另一家雲吞麵店。他們的雲吞全是蝦,辣椒油很夠味道,我下班回家都會去吃一碗。香港就是有這個好處,很晚下班也可以找到吃的,保證餓不死。
後來搬走了,仍很懷念那些雲吞。幾年前再經過那兒,雲吞店早已不在了。有一次回香港,約了好友在附近喝下午茶,好友就在太古坊的雜誌社上班。我連餐廳名也沒有看清楚,就撞進一家餐廳去。喝完下午茶,付賬出來,回頭一看,才想起那家是The Continental。
原來我寫過的餐廳也不是全部關門大吉的。
p.s.
十多年又過去了,餐廳終於關門大吉了。
(原文寫於2009年6月26日,修訂於2021年6月7日)
1 thought on “沒有關門大吉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