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紐約市慘成全球疫情震央時,我是腦抽筋了,選了這部電影看。印象中看過的瘟疫電影是二十多年前一部講伊波拉病毒的好萊塢電影,劇情也很震撼的,但畢竟伊波拉離我很遠,所以就是當電影的看過就算。
這部《世紀戰疫》(Contagion,2011,台譯全境擴散)就不同了。雖然也是十年前的舊電影,幾位男女主角仍算年輕,但劇情卻跟這一場世紀瘟疫有莫名的脗合度。瘟疫爆發的地點在美國,因為女主角到亞洲公幹時,不小心感染了病毒,然後將病毒帶回美國和全世界。
我是去年四、五月時看的,去年美國朋友聽到我大力推薦要看《世紀戰疫》,已馬上想擲我電話了。
這電影拍得太好了。
瘟症爆發前,大家一無所知,然後人心惶惶,醫療系統崩潰,政府慌忙應付,市民搶購物資,非常寫實,令活在當時疫情下的紐約人,如照鏡子一樣,無不驚嘆這部舊電影是神預測,幾乎要把它列為神劇了。
但是,有評論卻指出,這部電影美中不足一點是敗在不夠寫實──就是電影中的美國人在疫情爆發時,竟然沒有去搶衛生紙,這是敗筆,非常失敗的一筆。
還記得去年三月,疫情在紐約爆發之初,街上沒幾個人,超級市場實施人流管制,大家都在搶口罩、消毒洗手液,那時口罩是不敷應用,一罩難求,牛奶有人搶,麵包也有人搶,可是萬萬料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會想到去搶衛生紙。想到的人實在要記一大功﹗
結果,在我家裡只剩下幾卷衛生紙時,朋友打電話來提醒我去買衛生紙,否則可能會斷貨。於是我就去超市排隊,真的,衛生紙的貨架全沒貨了。心想還有亞馬遜,應該不用擔心。朋友卻告訴我,她在亞馬遜很艱難才找到衛生紙供應商,下了單,要一個月才會收到。
我說:「不是吧,全美國都在搶衛生紙?」
事實證明是真的。我上網到處找哪裡有賣衛生紙,很多供應商都說斷貨了,或者是五十元到七十元美金的價錢買十卷衛生紙,可快遞。我看到把瀏覽器直接關了──這世界肯定瘋了,有上帝的話,上帝也會在馬桶上笑了。
找了半天,還要在網上細閱買家的評語,從字裡行間猜度這個衛生紙是否可靠:
「找不到平時用的牌子的衛生紙,找到這個,也可以用的。」
「送貨時間要一個月﹗太搞笑了吧。是的,很可笑,不過我訂了,也收到了。」
「紙質沒那麼柔軟,這個牌子也可以的。」
「不要買﹗不要買﹗衛生紙的尺寸跟平時的少很多。」
「這麼一小卷,不是吧。」
「可以用的。」
「只用來擦屁股,擦嘴就不要了。」
於是,我訂了,十卷,送貨時間是一個半月後,應該是亞洲地區游泳過來的吧,希望不要翻大浪,一切順利。原來一卷衛生紙對人生是那麼重要的。
文明人文明慣了,用不了草紙,我挺懷念小時候用的草紙的。比一張A4紙小,表面粗糙,省點用的話,可以割成四塊。現在草紙也難找了,類似的是祭祀用的冥鏹,但給我天做膽,我也不會拿金銀衣紙當衛生紙用的。
一個月不到,等不及遠渡重洋而來的衛生紙,有一天,我在超市貨架上看到有我用的衛生紙,十卷,原價,沒有提價,貨架旁貼了一張紙,寫着:「請留給有需要的人,每人限買一條十卷。」我拿下一條十卷的衛生紙,到收銀處付錢。
超市的空貨架開始補貨了,之前搶購一空的貨架慢慢又滿了起來。幸好我沒有囤積食物,至多是囤一星期,減少出外購食物的次數。有朋友是連門也不敢出去的,全是網購,包括所有食物。我是嫌貴才不用,購物地點離我家不遠,我寧願出外透一口氣,也不要多付那二十五元美金的送貨費。
後來,我也忘了那十卷遙遠的衛生紙了。
半年後,十卷衛生紙終於來了,比我掌心還要小,掛在馬桶旁的廁紙架上,像一支棒棒糖,糖身卻只有一顆波子大,拼在一起有點可笑,以為廁紙被狗咬掉大半。
既來之,則安之,沒有用來擦屁股,只是用來擦一下髒了的廚房工作台和廚房地板。
大陆叫《传染病》。
你看过没有?我是去年呆在家,无聊下看的,简直是神预言。
我當時也有入廁紙🧻,3條,另外我點都要買夠$ 做free delivery 🚚
這邊的疫情有點反復,剛恢復口罩令了。
呢幾日香港熱到暈 我帶口罩也差D暈
唉,跟住比賽可能真係要戴口罩了……阿彌陀佛。
晨跑帶不帶?好焗咼
梗係唔戴啦,想焗暈咩。
真係超焗 你做乜返轉頭,你去忙啦
我睇緊嘢。XD
我睇緊Cyndi Lauper 的time after time ar
呢首都好舊了。快歌慢歌都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