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Menu
  • Home
  • About
  • Hobbies
    • Books
    • Food
    • Sports
    • Knitting
    • Movie, TV, Music
    • Travel
  • Body
  • Hometowns
    • New York
    • Hong Kong
  • Pets
  • People
  • About me
Menu
an ascending road under sunlight

宵禁下的馬拉松長課練習(2020)

Posted on Thursday, May 20, 2021 11:10 pm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9:56 pm by 魔鬼小編

寫在前面

二○二○年,永遠成為這一代人難忘的年份。第五十屆紐約馬拉松本來在二○二○年十一月舉行,也會是我人生第二個全馬,由年初開始做準備,不斷練習,在疫情下也沒有停止,但賽事卻因疫情停了。一直操練到九月,結果第二個全馬給倫敦網上馬拉松取代了,完成後就停止了所有的練習,跟很多紐約人一樣,默默地等待黎明的到來。

二○二○年六月六日

世界六大貫馬拉松,至難跑的是紐約馬拉松和波士頓馬拉松。有人說波馬比紐馬難,有人說紐馬更難,怎樣也好,紐馬是很難跑的。要跑勻全市五大區,就要跨五大橋。

最長最斜的是起步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大槪兩英里(3.2公里),因為開始時大家鬥志昂揚,所以不會難跑。第二道是普拉斯基橋,半馬點就在差不多橋頂位置,過了那個拱門,還差一半的路程就到終點了。跑手最恨觀眾打氣時說:還有一半就到了。當你去到半馬點已有點想死時,這句話簡直是幸禍樂禍。幸好半馬點沒有觀眾,所以其實也很輕鬆的。

最難捱的是上第三道橋:皇后區59街大橋。路程約一英里(1.6公里),全程沒有觀眾,加上是走中層行車線,夾在上層橋面和橋底之間,左右兩邊都有圍欄,有如一條半開放的隧道,但隧道通常是平的,橋是斜的,又長又斜又暗,望着前面看不到盡頭的橋面,真的越跑越沮喪。所以一下橋,進入曼哈頓,就有著名的吶喊牆,打氣聲震到你以為自己是全場冠軍。

今天周六,又是五時不到就醒來,等到五時半才出門練習。氣溫有點高,攝氏二十三度,而且有點翳悶。

訓練方法:每三周一組,已練到第27次第一周了。

本來打算練個半馬距離(21公里),但去到16.1公里時,太陽實在太熱,再以這配速走下去,隨時會中暑倒在地上。身上的椰子水也快喝光了,於是減速,勉強捱到17公里,完工,回家。

距離十一月的紐馬越來越近,萬一到時不取消,以這練習進度,真的有點擔心。


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紐約馬拉松,今年第五十屆了,報名人數破紀錄,但入圍率也破紀錄的低。結果人算不如天算,現在能否如期舉行也是未知之數。雖然我已拿到參加資格,但是,今生,已無緣跟紐馬日月同輝的了,因為我比紐馬還要年長。今年,除了一月份的半馬能順利開賽外,後面的比賽全都取消了。如果連紐馬也取消了,我今年是吃白果了。

傳說中的「夢幻身材」XD

為了不想今年白過,於是報名參加了一個245英里(394公里)的「地鐵挑戰」(Subway Challenge),紐約市地鐵縱橫百達,所有線路加起來,全長394公里。參加者可以用十五個星期的時間,完成這個里數,跑也好,走也好,悉隨尊便。

活動兩星期前開始,有人已用跑的,超額完成了。問我同事,她一個月的健行里數也有120英里(193公里),對她來說,這個活動毫無難度,所以,她拒絕參加了。

還有193英里,努力中……

自知不能跟別人比較,就隔天走一點,螞蟻搬家的慢慢完成它,反正呆在家裡也是過,出外走走也是過,疫情下,不想過得這麼呆,就出去走走吧。相信大會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才給大家十五周的時間。

今天遲了起來,出門時已五時半了。做完暖身,就在小區附近的馬路上不斷繞圈走。出奇地沒有見到太多蹓狗的鄰居,可能大家都遲起了。但是,天氣實在有點熱,說好的雷雨沒有來月,走一會,鼻子下的人中已開始冒汗。

前面的路仍很遠,給自己打氣,努力努力﹗


二○二○年六月二十日

疫情爆發後,今天第一次練十二英里(19.3公里),配速可以去到接近最低要求了。早上五時半出門,暖身完後就向工業區出發。上星期發現工業區清晨幾乎沒車,人跡罕至,而且馬路鋪得非常平整,走在中央很舒服。

不用看車,不用避人,可以順利保持均速前進。

三區跨河大橋,遠處是曼哈頓。(我拍的)

一口氣穿過商業區,然後沿河岸前進,河邊有一個大草坪公園,可以遠眺對岸的曼哈頓。可能是方便大家做運動,公園旁的馬路都封了,跑手、單車手可以自由自在的練習。大部分人都戴口罩,我沒戴口罩,只在脖子掛個圍脖,有需要時就拉起來,蒙着口鼻。

做有氧運動真的不宜戴口罩,很影響呼吸的,而且也很不健康。我儘量選人少的時間,就是不想戴口罩。

上星期在工業區練習時,走了五公里也沒有遇到人,期間只遇到一個男的。見他遠遠而來,臉上戴着黑色口罩,肯定他是跑手後,就很放心繼續前行。怎料待他走近時,才發現他根本沒有戴口罩,臉上掛着的是大串鬍子,都快碰到胸口了﹗

今天練習時,改走商業區的路,人稍多,商店仍關上門,但一點也不覺得蕭條。街上垃圾車如常在清倒垃圾,證明商業區一點也不死寂。

如果不是看到街上有人戴口罩,還以為一切回復正常。現在疫情數字如何,我也沒有留意了,也不想看到州長的臉。數字只是數字,看看街上的情形,已知道世界現在變成怎樣了。

昨夜七點為醫護打氣的人聲、掌聲、汽車笛聲也少了好多。希望這是好兆頭的開始。

今次練習強度去到4.4,對心肺功能大大提高。每次練習,我都戴上心率帶,測量心跳,之後自行調整強度。練習時,一般都不會催谷到5.0。練得太強,恢復時間就要長一點,這樣才不會傷身。

我做運動純粹是健體,不是去跟人拚命,沒需要練到猝斃街頭的啊。


二○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紐約馬拉松正式宣佈取消了,第五十屆順延到明年舉行。已延期的柏林馬也宣佈取消,今年的賽事塵埃落地,全泡湯了。也好,可以多點時間訓練,反正不是第一次參加,也可以輕鬆對待。

五月份跟一班隊友一起報名參加紐約市「地鐵挑戰」,十五周內完成245英里。今年七十四歲的隊友S已完成了190英里,遠遠抛離我們這些「年輕」朋友。

S隊友獨居曼哈頓,我們因為擔心她一個人呆在家中避疫,於是提議不如一起參加「地鐵挑戰」,鼓勵自己每天出外走一走。誰知她這麼積極,每天走10英里(16公里),一周下來都差不多80英里,相比我一周走22至24英里,簡直是大巫見小巫,相形見拙。

因為S的記憶力開始衰退,比賽時會忘了方向,走錯路,所以一有長途賽事,我們都會陪她一起參加。去年夏天她玩8公里賽事,我就跟在她身邊,提醒她要喝水,不要走得太快。爬了兩個坡,還有400米就到終點了。她忽然問我過了第一個坡沒有,我連忙鼓勵她,前面拐彎就是終點,很快就到了。

到了終點,我還擔心她會暈倒,趕快找個陰涼位置讓她先坐下,然後找水找冰棍解渴。有一次普通練習,才5公里,她幾乎中暑,其他人沒有看到,我見她臉青唇白,連忙給她灌水。她知道我們一班小友擔心她,於是另外找教練做訓練,還報了今年的紐約馬拉松。

幸好她找到跟她配速差不多的同伴,可以沿路照顧她。否則,大家也會很頭痛。

看到她現在充滿朝氣,開開心心,我們也很放心。

今天一早起來,等到五時半才出門,按訓練計劃練習10英里(16.1公里),走的路線改了一下。走民區,然後去河邊的公園。我還是喜歡看到水,紐約已經沒有山,幸好有河有海,感覺才不會太單調。

在民區穿插的弊病是人多,雖然都戴了口罩,但大家相遇時都儘量避遠一點,為了避人,速度就不能快。沒所謂,就當看看人、看看風景好了。

下周會練14英里(22.5公里),每兩周提升2英里,估計八月底應該可以練到20英里(32公里)。馬拉松比賽前,只要有時間練到兩次32公里,體能應該足夠應付42公里的馬拉松了。

p.s.

同事今天下午1:12走了。喃嘸阿彌陀佛。


二○二○年七月四日

是忘記了,是懶,不用深究了。明明出門前,想着要練14英里(22.5公里)的,走到一半路程時,腦裡忽然彈出了一個問題:上星期到底走了多少英里?我的練法是這樣的,每兩星期提升2英里。如果上星期練了12英里(半馬是13.1英里),這個星期要練10英里,下星期就要練14英里。

一路走,一路回想上星期發生的事、上星期走過的路,跟着又開始懷疑自己記憶力衰退了。怎麼想來想去,也記不起上星期走了多少英里的。

好像是12英里。我繞了一個很大的圈子才回家的。應該是12。

一路走,一路想,上星期是12的話,今天練10英里就足夠了。但我半程路都去到7英里了,回程的話豈不是變成14,多了4英里出來?

今天氣溫19度,陰天,有點風,練習起來很舒服,還走到商業區去,比民居和工業區好多了,人更少,車又少,而且道路狀態好,沒有凹凸不平,越走越順,不知不覺走多了。

路上遇到一個年紀比我大的女人,戴着口罩,推着嬰兒車在人行路上散步。人行路很寛,足有3米,我已走到路邊,離她超過10英尺。她瞧了我一眼,馬上大聲喝道:你不戴口罩就走到馬路上去﹗

被她這樣一喝,自知理虧,馬上扯高圍脖,蓋着口鼻,她才滿意地大聲說:謝謝﹗

這裡的居民真不好應付啊。然後迎面而來一個小伙子,沒有口罩,連圍脖也沒有,越過了我,朝那中年女人走去。這個從對方後面經過,很難當面罵吧。誰知走了幾步,已聽到同一把凶巴巴的女聲在身後響起:你不戴口罩就走到馬路上去﹗

我放心了。原來不是只罵我一個。

路上遇到很多跑手,大部分都有圍脖,遇到附近有人就會往上拉,蒙着口鼻。也有人完全不戴的,見到這些,我都會閃到一邊躲避。

紐約市已陸續解封,市內有很多免費檢測中心,每天九時至七時開放。

太早經過,所以看不到等檢測的人。

很多商店都開了,但餐廳都只能做外賣生意,有些餐廳在門外放了桌椅,變成露天茶座。這玩意在紐約流行已久,就是弄些巴黎風情,現在所有餐廳都這樣,美其名是露天茶座,但看在眼裡,就是港式大排檔,只是好看一點而已,一樣要吃馬路的塵的。

高級餐廳都改為露天茶座

p.s.

最後發現,我上星期練了10英里,今天應該練14英里的。


二○二○年七月十二日

上星期氣溫升到30幾度,去年還是前年開始,紐約的炎夏早到了。以往都是八月有兩天非常翳悶酷熱,現在七月剛開始,已熱了一星期,渾身不自在。我是不喜歡開空調的人,睡房的空調,搬進來後被我拆掉了,只剩下客廳的空調,但我從沒開過。很怕那種抽乾水份的感覺。而且如果在家裡涼慣了,出去時怎受得了。有一次在朋友家過宿,開了一夜空調,早上醒來,渾身不舒服。所以,我是堅決向空調說不的。習慣就好,出一身汗,很健康。

科技令人生活方便,但不要讓生活被科技牽着鼻子走。幾年前,紐約大停電,去超市購物,付錢時,收銀機的計算功能沒了,收銀員連很簡單的減數也不會。我買了$15.61東西,給她二十元紙幣,她呆了半天,望着收銀機的硬幣,就是算不出要找回我多少錢。於是我再給她一個一仙硬幣,叫她找回四塊四就可以了。她如釋重負,想也不想,就給了我四塊四。

對我來說,這些是基本生存技能,但現在的基本生存技能好像是如何用手機。突然想起我爸計數時用的算盤,打得啪啪啪的響。他那時也叫我好好學會用算盤。我在學校學過珠算,但因為不常用,口訣都忘了。

帝國大廈和聯合國。

今天差不多六時才起來,比平時遲了一小時,但長課還是要練的,昨天以為下雨,沒去,結果也沒下雨。今天,終於按計劃練了14英里(22.54公里),24度,不算太熱,龜速前進,只在最後4英里(6公里)才加速回家。心率帶因為汗太多,鬆開了,只量了頭六公里的心率,有氧運動強度只得2.0。這個肯定不準確。

太早出門,沒吃早餐。有人說不要空腹做運動,我也贊成的。以前是六時起來吃早餐,八時才練習。但現在在家上班,不想浪費太多時間,早點完成,早點回家STAND BY,唉,在家工作最大的問題,就是基本休息時間都沒了。

三月在家避疫令下達時,上司已明言:你其中一個職責就是隨傳隨到。我隨傳隨到,即是我上司也是隨傳隨到,命令就是這樣一層下達一層。最上位者只用說:嗯,我有一個新想法,我想……然後就是我們這班人負負想法子執行他的一句話。

沿路的行人都戴了口罩,這回沒有遇到兇惡的女路人了,我是走在馬路上的,儘量遠離行人。不過,有些司機故意把車從後而至,靠近你身邊駛過,就是想嚇唬你一下。

有工人在餐廳對出的馬路,忙着搭起帳篷,現在商業重開,但餐廳仍然不能堂吃,只能外賣,於是就有人想出法子,在馬路上搭帳篷,暫時沒見到有警察執法阻止。這艱難時期,就不要難為大家了。

參加的「地鐵挑戰」進展順利,已完成了近七成的路程,還有127公里就完成了。以我現時的進度,每星期42公里,還需三周就可以了。七十四歲的隊友,如無意外,下星期內就可以完成了。

有些人已開始恢復上班了。我們公司仍是觀望態度,看情形,這個暑假都是在家上班的了。九月份不知怎樣,到時再算吧。

因為有人開始上班,但都儘量避免坐公共交通,結果共享單車大行其道。一早經過共享單車站,竟然一輛單車也沒了,從來沒見過一個站的單車會全沒掉的,大家都騎單車去了。

紐約,加油﹗

醫院門外貼着「英雄都在這裡工作」

二○二○年七月十八日

七十四歲的隊友前天完成了245英里的「地鐵挑戰」了。我還有50英里的路程,預計八月初應該走完的了。隊友說每天四時半起來,五時出門練習三小時,我呢,只是一周練四次,除了長課,每次只練一小時,分別就在這裡了。

今天五時不到就起來了,出門時天仍未亮,在馬路邊做暖身時,面向東方,看到一片指甲月,輕輕印在淺藍的天空上,不留心的可能會看不到,淺淺的。順着月亮往右掃過去,剛好與最亮的星,金星,對上了眼。其他星體,因為天空實在太亮,都看不見了。

過了河,遠眺曼哈頓。

金星,因為跟太陽的角度問題,只能在清晨的東方和傍晚的西方見到。清晨看到時,在古代中國叫啟明星, 那時它剛好在太陽的西側,太陽仍未升起,因為它的光度,肉眼依然可以看到。如果運行到太陽的東側時,就變成黃昏在西邊出現的長庚星。

古人以為是兩顆星,實際上是同一顆星。

要辨認金星,是很容易的事,它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整個星空最亮的星,不過夜晚卻看不到。要看,只能早起,在清晨的東方天空,就能看到,太陽一升,就會看不見的了。以前有人教我分辨行星和恆星,不會眨眼的就是行星。

因為工作關係,我通常都看不到黃昏的金星,每次碰面都是清晨。現在黃昏可以看到的行星是木星,我也甚少看過,除非是黃昏時分跑去河邊看星。

現在看星都是奢侈的玩意,以前在老家,夜裡,一踏出門口,抬頭就是滿天星光,那閃亮亮的星空,我依然記得。夏天時南邊的天空會看到天蠍座,冬天同一位置卻看到獵戶座和天狼星。來了美國,時空錯位,要看星,得要重新熟習星圖了。

三年前天未亮練習,不小心跌倒受傷,連錶面也刮花了。

今天按計劃練12英里(19.32公里),天氣報告說溫度攝氏24度,但體感卻是29度。速度也不敢太快,維持普通強度就算了。心率帶又一次失準了,我懷疑是上次不小心把整條心率帶扔到水裡洗的關係,雖然將心率器及時除了下來,但已濕了。再不行,可能要換錶了。

龜速龜速。

練完回家,報紙妥當地躺在門口。早上出門時,已看到派報工人在派報。現在派報都是開車的。以前那個派報的很懶,車到了門口,不下車,伸手出車窗外,隨手一扔,把報紙扔到訂戶門口,有時扔不準,落到石階上,一下就彈到路邊去。因為都碰上我清晨練習的時間,聽到遠處「啪」的一聲,又是一下扔報紙落在地的聲音。

現在這位派報的很仔細,把車停在路邊,然後將報紙逐家逐戶的放在門口,保證不會落到路邊。下次再碰到她,得要說聲感謝。

還有55英里就完成了。

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佳明的伺服器被駭了,一天了,仍未恢復。今早的練習數據未能上載,只好手動打幾隻字貼上來。本來計劃練25公里的,六時才起床,起步時已六時多,一邊走,一邊在嘀咕走多少英里。

行人越來越多,在人行道上左閃右避。但也比晚上人少了。附近的街,晚上越夜越人多,大家像吸血鬼的,等到天黑才出動,滿街都是人。公園更有人躺在草坪上曬月光,雖然只是一絲殘月。

又走到河邊。

今天又是走到工業區去,3.5公里的路,只碰到一男一女在蹓狗,可能也是像我一樣,避開行人。星期六,沒有人開工,馬路也是靜悄悄的,偶然才有一架車駛過,反方向的,所以我可以走到馬路中央,自由地走,有點像馬拉松,前面的人都跑光了,自己仍在努力向終點走去。

途中見到有清潔車在打掃馬路,就是一架大貨車,車側裝了滾動的掃帚,貼近路邊時,把垃圾、落葉打飛到人行道上。這就叫清潔路面了。遠遠見到它,我就逃到對面的人行路上,繼續往前走。

經過公園時,看見兩個老人家,一早拿着啤酒在喝,隔着一張長椅的距離在聊天。忘形之間,迎面走來一個陌生中年男人,沒戴口罩,朝我笑着說,早﹗玩得開心﹗我揮手謝謝,跟他說,你也是啊,大家要開心啊。

疫情雖然恐怖,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忽地拉開了,但也把大家拉近了,互相鼓勵,就算是一句小小的客氣話,也令人感到這世界仍有希望。

在路邊看到的小松鼠。

太陽越來越熱,都不敢走到空曠的馬路上,專挑有樹蔭的人行道走去。

回程又要穿過工業區,有樹蔭那邊都停了一排排的貨櫃車,人在那邊走,一旦發生什麼事,這邊的人看不見,有點危險。權衡輕重,還是頂着大太陽,留在這邊走。路上看到一隊隊的單車隊呼嘯而過,有點羨慕。

經過剛才有清潔車的路邊,一個工人背着強力噴風機在清潔人行道。只見他開動機器,嗡嗡嗡,塵土飛揚,人行道上的垃圾都被他吹到馬路去,這就是清潔人行道了。我遠遠的想繞過他身邊,他看到我走近,馬上停了機器。我揮手謝謝。走遠,他又開動機器,嗡嗡嗡。

快到家了,太熱了,不想再走下去,這個夏天,真的有點熱。


二○二○年九月五日

整個八月都沒有寫練習,是少練了,不是沒有練。唯一可以催迫自己多練習就是比賽,已成功報名參加十月四日的倫敦馬拉松線上跑了,一有比較,一要交代,自然而然會努力起來。

踏入九月,夏天漸遠了,早上氣溫二十度,很適合戶外運動,塗了點防曬就輕鬆出門。香港朋友問我運動時有沒有戴口罩,沒有,從來沒有,就算是全國重災區時也沒有。挑的是清晨沒人的時間,後來因為遇到蹓狗的鄰居,被罵沒口罩後,現在練習時,脖子都掛上一個圍脖,迎面有人,避無可避時,就會把圍脖往上一拉,蓋住口鼻。

殘月掛天邊。(本人攝)

我就一個口罩,要省點用,從三月用到現在,五個多月了,口罩的一條橡皮筋也有點鬆垮了。

今天按計劃練十英里(16公里)長課,少於十英里的我都不叫長課。大家越來越晚起了。都七點了,路人行人不多,也有可能是蹓狗的已回家了。一路走,一路在盤算十月四日的路線,這麼長的距離,在大城市,沒封路,又沒沿路補給下,玩馬拉松是不可能的。單是過馬路已有很大風險,一個不留神,隨時被車撞飛。之前練習時也試過幾次,對方的車就在我腳邊煞停,再過一寸就會撞飛我的了。

正好十月份有個五十一公里暴走,我也報了名,現在可以名正言順把兩者結合,穿登山鞋,帶個背包,放足夠糧水,當天就在市內蹓躂,從早走到晚,累了就蹲街邊,應該夠里數的了。

看着地上的光與影,有點出神了。

想着想着,腳步也變得輕鬆了,只是趾甲又長了,頂着鞋頭有點不自在,回家得要剪一下。上次大暴走,忘了剪趾甲,走了二十八英里,腳痛死了,回家脫掉襪子時,才發現一腳趾都是血,起了水泡,鋒利的趾甲邊刮傷了兩隻腳趾,血都乾了。

玩馬拉松的人,對黑趾甲、掉趾甲,一點也不會陌生。除了大腳趾趾甲沒掉過外,八個趾甲,不是黑過,就是掉過,有個還黑了大半年後,才被我一下撕下來扔了。反正趾甲會重生的,撕時也不痛,只是內心掙扎了半秒,撕掉後,心底就輕鬆了,原來不痛的,早知之前就撕下來吧。

香港朋友問我現在紐約怎樣了。在家工作五個多月了,從早到晚,也沒出去逛街,只是買吃的。上星期開了會,仍沒有回去辦公室上班的計劃,連提出這問題的人也沒有,看來大家是鐵定在家工作,直到年底的了。十一月聞說會有疫苗,聽其言,觀其行,我就不會妄動的了。

街上早晚都是人,如果不是因為戴了口罩,有一剎那,我還安慰自己,噢,回到以前了。但是,轉念一想,回不去的了,死了的人,永遠也不會回來的了。我也不想過份悲觀,事情終會結束的,只是不知道在哪一天。

現在,不是活一天就是一天,時間已由天變成星期了,這樣又過了一個星期了。這也算是好事吧。

收到大會確認10月4日倫馬線上跑報名的電郵。

Like this:

Like Loading...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出去。謝謝﹗

1 thought on “宵禁下的馬拉松長課練習(2020)”

  1. Pingback: 月跑量161公里,回不到從前了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請留言Cancel reply

Log in

給朋友推薦本網站

最新留言

  • Twiggy on 古惑仔,香港最後的探戈
  • Twiggy on 紐約就是雨傘多
  • 紐約就是雨傘多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最難風雨
  • 萬事起頭難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歡歡樂樂完成第五十屆紐約馬拉松
  • 古惑仔,香港最後的探戈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渴望吃日式薄餅的心
  • 古惑仔,香港最後的探戈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從古惑仔尋找消失的港味
  • 飯局遇故人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不出門,怎會認識新朋友
  • 飯局遇故人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提花帽子贈好友
  • 魔鬼小編 on 一天織一帽子
  • 清風明月 on 一天織一帽子

文章類別

文章歸檔

熱門文章

  • 英劇The Day of the Jackal:豺狼是誰?
  • 天竺鼠:母天的分泌物
  • Idina Menzel金曲Defying Gravity歌詞試譯
  • 如何預防天竺鼠患結膜炎
  • 天竺鼠同性互騎
  • 天竺鼠:怎樣才是正常的便便?
  • 爆菊:替公天清潔屁囊
  • 天竺鼠需要洗澡嗎?
  • 美國人的打包文化
  • 天竺鼠中暑的急救方法

留下腳毛

  • 162,278 條

訂閱本網站RSS

RSS feed RSS - Posts

https://editordevil.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Bill-Evans-The-Two-Lonely-People.mp3

Drops Laine magazine 上廁所 不是影評 不是食譜 中央公園 二十二咪半 人生五十歲才開始 健行 元朗 口罩 吃東吃西 唐人街 單車 圖書館 地鐵 天竺鼠 學人講英文 屎坑 廁所 戲院 毛衣 洪水橋 漫畫 疫情下 疫苗 看醫生 競走 紐成一片 紐約 紐約地鐵 紐約馬拉松 給我365個理由為什麼要參加紐約馬拉松 編織 織毛衣 織襪子 行山 過塘去英國見事頭婆 遠足 陀螺 電影 電影院 電視劇 香水 馬拉松

© 2025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