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沒有看過《狂潮》,沒看過周潤發被狄波拉槍殺的場面;我也沒有看過汪明荃演的《家變》,沒見過她當女主角的經典髮型,不過她做女主角時的英文名字卻影響了一代香港人,Janet的香港發音和美國的完全不同,我是後來因為愛聽Janet Jackson,才知道原來一直將Janet的發音唸錯了;我沒有看過吳孟達和周星馳的電影,吳孟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還是《風雲》裡那個圍村小混混。那時香港還是五台山年代。
沒有看這些電影劇不是因為我不在香港,我在香港出生長大,而是我家是香港那一小撮不愛慣性收視的觀眾。那時電視機一開機,就預設為無綫電視翡翠台,所以家家戶戶有電視的,都會看翡翠台,尤其是家有一老的,老人家深信電視機開機後,就不要胡亂轉台,否則很易壞的。
翡翠台就是無綫的粵語台,英文台叫明珠。我父母都不喜歡看翡翠台,愛看麗的電視台。所以,我記憶中的經典電視劇都是麗的電視台的,有一個例外,就是第三個電視台佳視的《射鵰英雄傳》,因為印象太深刻,以至於今時今日,我仍認為俏黃蓉應該是米雪,戇郭靖應該是白彪。
那時麗的電視台拍的武俠劇,例如《天蠶變》、《大內群英》,無論劇情、武打動作、鏡頭調動,都比無綫好看好多,如果翻看資料,就會看到原來當年看過的武俠劇中,武術指導有後來拍出經典古裝劇《倩女幽魂》的程小東,難怪那時的我看到如癡如醉。
那個年代,電影開始式微,也造就了電視台的興起。小時候的我沒怎去過戲院看大銀幕上的電影明星,但卻記得麗的當年用了很多前電影演員,例如粵語片時代的張瑛、鄧碧雲,國語片《蘇小小》的白茵、邵氏時代的陳觀泰、岳華。跟九十年代,電視台當紅演員跳出公仔箱,向電影發展是完全相反的路向。
除了武俠劇,那年頭麗的拍攝的劇集都比較貼近民生,例如聳人聽聞的《十大奇案》、講窮小子向上爬的《鱷魚淚》、三個稱兄道弟的朋友反目成仇的《變色龍》。連現在每到四月一日全世界華人都懷念的張國榮,當年也是在麗的電視台出身的,他第一首灌錄的廣東歌就是電視劇《追族》的主題曲。談起《追族》我就特別興奮,因為劇中發生豪門一家遭滅門的慘案,拍攝場地就是離我家不遠的洪水橋一座別墅。
洪水橋是新界西北一個鄉鎮,青山公路貫穿了大半個新界,那時候,青山公路一帶都有很多私人別墅,隱藏在幽雅的樹叢之間,掩掩映映,我們這些鄉郊小孩,只能從站在遠遠的鐵閘外一瞥芳影。
七八十年代,邊吃飯邊看電視劇是香港人的家常便飯。六時半新聞節目結束後,就是黃金時間開始。七至八時一個電視劇,八至九又有一個,然後是娛樂節目。那時候麗的為了爭取觀眾,故意將劇集提前一點,放映時間跟無綫錯開,所以看了這個電視劇一半,就不能換台了。
因為大家都看電視劇,一星期播五晚的主題曲很多香港人都耳熟能詳,第二天上學,同學之間可能也會談論一下昨晚的電視劇。
談得最普遍的要算當年無綫的《風雲》,有一集就是講吳孟達飾演的小混混強暴了黃杏秀演的女主角,當中一場法庭戲,演了幾天。男同學第二天談論劇情可十分興奮,個個眉飛色舞,一講到戲肉部分就陰陰嘴笑,然後哈哈走開。因為那場戲,大家學會了很多生物詞彙,上科學課時就拿來開玩笑,弄到女生們都很尷尬。 可想而知,當年的電視劇對民生影響有多大,沒了它,簡直話不投機,完全沒了聊天主題了,對孩子們的影響更是幾十年,至今我仍記得一清二楚。
(2021年5月15日刊於《世界日報港副刊》)
Janet 呢個名當年劉家𠎀 教過 於是我跟劉家傑讀法,明天叫同學Janet 個正名,俾她鬧囉
我記得呢件事喎。正音。
英語一分鐘 我跟住學架
咁我都有。內容幾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