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來時,仍未六時,倒頭再睡,內心又掙扎了一會,終於起來決定出外練習競走。刷個牙,用冷水往臉上一潑,人清醒了九分。再看時鐘,六時十五分,從廚房的窗往外望,天色有點陰暗,空氣磣着寒意。
這惱人的春天就是錙銖必較,算準了溫度,攝氏十度以下,屋內的中央暖氣才會開動,它就偏偏是十一度,冷你不死,但令你覺得冷,一不小心,更會着涼生病。此時此刻,最怕就是病,也最怕去看醫生。
昨天收到X光中心的信,四月尾打第二劑疫苗前去做了乳房X光攝影,結果又是正常,沒事。上星期其實可以上網查的,但反正心知沒事,也懶得去理會。有事的話,婦科醫生會第一時間給我電話的。沒事的話,就明年再見了。
今天懶得起來還有另一個原因,昨晚參加了全美一個文學雲端活動,喜歡「雲端」這個詞,好像輕鬆如神仙,了無罣礙。活動很長,九點到十二點,結束時已有點睜不開眼皮了。不過因為有些人我很想在雲端上見一下,所以撐着倦眼也要看到底。
種種不同的原因,大家都被逼呆在家中,有朋友不能見,甚至親人見面也要避免。出席的其中一位嘉賓是前勞工部長趙小蘭,她一家原住在紐約,她說跟父親因疫情,已一年多沒真正的見過面,昨晚還是第一次,父女同坐一起,在雲端的另一頭跟大家打聲招呼。

根據全國疫控中心的指引,如果雙方都是完全接種,就可以脫下口罩會面了。我也很期待着不久可以跟朋友可以坐下來聚餐聊天。朋友也說,打了疫苗後,突然有種看到曙光的感覺,我很同意,因為是真的有這種感覺。
出外練習時,路上行人不多,大都戴了口罩,只看到一個跑手,可能是太累了,把口罩掛在下巴下。
村上春樹寫了一本《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那是我唯一看了的半本村上春樹,因為是講跑步,因為不是真的寫跑步,所以就沒看下去了。
有人問大迫傑跑步時在想些什麼,他說沒有太在意。看完他的書《跑過、煩惱過,才發現的事》,也忘了他說了些什麼。其實他的回答也很實在,實在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例如記者問他:「您平常有做什麼來保持跑步的動力嗎?」
他會說:「動力不需要保持,應該是每天都會自然湧現的吧?」
對,是有種聽了也不覺得有什麼得着的感覺,但是,不應該是這樣的嗎?
我從不看那種教你如何30天就可以去跑馬拉松的書,也不相信看完一本教游泳的書,就可以入水能游了。我小學時真的相信這個,還把一本這樣的游泳書讀了兩遍,結果當然是還不會游,直到高中畢業一年,放膽跳下泳池去游,卻自己學會了游泳。
做運動,別懶,要親自去試,試了,自然就會明白的了。
村上那本我很喜欢啊,是我唯一喜欢的他的书,其它的以前读觉得太阴郁了,只有这个阳光灿烂。
我已看了半本,已算厉害了。我本身不是村上迷,只因这本写跑步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