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紐約的人,未必會注意到這條巨型尖頂石柱(obelisk),就算是紐約人也未必會知道它的存在。這石柱有個很美麗的名字,克麗歐佩特拉方尖碑(Cleopatra’s needle),克麗歐佩特拉就是香港人叫的埃及妖后,高六十九尺,重二百噸,矗立在中央公園的大草坪已近一百三十年了。
Month: January 2021
編織的引子:因為他和她們
凡事總有個源頭,如果要問,我編織的源頭在哪裡,我是記得很清楚的。時光回到十二年前一個傍晚,地點是蘇豪區附近。
三隻熊貓的故事
活了大半個世紀,第一次坐上警車,居然是在異鄉,還是在美國。
我聽得呆住了,三隻熊貓?自問也很熟悉中央公園的設施,但印象中好像沒見過熊貓銅像。難道是公園內的兒童動物園?那邊的遊樂場的確有些銅像,是什麼動物就忘了。
紐約兩輪族
紐約單車族遊說了四十年,中央公園終於在周末沒汽車行駛,除了必要的車輛,例如警車。紐約在「全美十大適宜騎單車城市榜」排名第九,我反而有點詫異居然會上榜。
香煎玫瑰鴨腿肉
今晚用鑄鐵鍋給自己煮個香煎鴨腿肉。老外不吃鴨腿肉,只吃鴨胸,但鴨胸肉太貴,鴨腿肉在華人超市賣得便宜,美金五塊半有兩隻。舉凡煎什麼腿肉也好,一定要去骨,因為煎起來受熱才均勻,煎出來才好吃,不會一面是柴皮,另一面卻仍未熟。
不忍讀還是忍不住讀下去的《鏤空與浮雕》
最近我為一位馬華作家范俊奇而驚艷,等着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在台灣甫一出版,第一時間買下來,千里迢迢的快遞到家。可是,書到了一個多月也捨不得看,就像過年人家送了一盒名貴的瑞士蓮巧克力,好好珍藏,一天也捨不得打開盒子拿一塊出來吃,吃時也小心翼翼,怕滑下喉嚨就沒了。
八歲時,學騎單車
在村裡長大的我,騎上單車是必然的事。八歲那年,我爸給我買了一部單車,兩輪的。三歲時,我爸給我買過一部三輪單車,舅舅幫我拍了一張照片,照片中的我在發脾氣,把車把倒過來了。那照片一直掛在老家的大廳,有相為證,才讓我記得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