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言起行,我人性子急,說好的不做,過後就沒了衝勁,不想做的了。停了幾年沒有拿織針,也有點擔心,幸好現在網上資源豐富,不懂就去網上找,一定找到織法教學的。以前是看書,現在有聲有畫,好明白得多了。
挑織圖也花了幾天時間,換作從前,一定會織提花圖案,就是兩種顏色毛線組合的毛衣。這次就挑一個單色,織法簡單的織圖。為了配搭衣服,選了淺灰色的毛線。
在網上買了毛線,補購更換了破舊的織針,花點時間繞毛線,繞五束。

人衰自然多事,繞第二束時就發生卡線,不是我的繞線器的問題,是那束毛線打成一束時,紡線的人弄得不好,有些圈掛亂了。一繞,就全部打結了。先不要急,把打結的毛線擱下,捲好其餘三束,然後慢慢應付這亂七八糟的一團線。
結果我要用古老方法,把這團亂七八糟的毛線掛在兩把背對背的椅背上,拿一張硬卡紙,用手慢慢把打結的毛線一圈圈解開,再繞到卡紙上。花了半小時,卒之捲好了。
萬事俱備,準備織了。
誰知還未織到一行,竹針的針帽鬆脫了。這支美國11號針只用過一次,多年沒用,黏着金屬針帽和竹針膠水不行了,以為插上去擰一下就會沒事,結果還是掉了下來,不能用。重新再訂恐怕又要多等兩個星期,於是就拿手工用黏木材的膠漿把針帽黏回去。等了一晚,成功了,針帽沒有再鬆脫,可以繼續用了。
三扒四撥,織好了毛衣後幅的彈弓衫腳(英文叫rib,又叫羅紋),就是簡單的上針下針結合,通常都會用小一號的織針,例如這件毛衣要求用的織針是美國11號,彈弓腳我就用10號針,這樣令毛衣的下擺有伸縮彈性,令衣服更貼身。
兩天織好了後幅,不是我手快,因為用的是粗毛線,後幅只需織80行,基本上坐着織三個小時就完成了,把這三個小時攤開兩天做,一點也不急。期間還因忘了針法,要花時間揣摩一會才動手。
現在在織前幅了。這件毛衣的結構設計非常傳統,就是織四塊,前後幅各一塊,左右袖子各一塊,最後縫起來,再織衣領。
預計一月底前完成,如果工作不忙的話。

幾天不見,你生出了好多文章,產能滿點,太佩服你了。 期待毛衣打好後你穿上身的模樣啊!
我這幾天除了繼續打上次給你看的圖之外(打好後不滿意,今天拆了一大半),也努力破解一張名為葉脈のセーター ,由サイチカ 設計的毛衣,搞了整整一天才想透。
編織太讓人沈迷了。
唉,開心得太早。我打前幅時才發現原來後幅多打了十行,袖口位收針遲了十行,已收針了,很難拆了重織,唯有再織一次後幅了。不過也很快織到50行,還差20行就可以收針了。
有些是舊文,新舊混雜一起,蒙混過關。XD
我打好yoke和一隻袖子。你的進度如何?請慢慢打,盡情享受。
在打袖子了。這幾天很忙。儘量吧。目標是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