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Menu
  • Home
  • About
  • Hobbies
    • Books
    • Food
    • Sports
    • Knitting
    • Movie, TV, Music
    • Travel
  • Body
  • Hometowns
    • New York
    • Hong Kong
  • Pets
  • People
  • About me
Menu
woman in brown coat riding a bicycle

紐約兩輪族

Posted on Saturday, January 9, 2021 6:51 pmThursday, April 22, 2021 6:37 pm by 魔鬼小編

紐約單車族遊說了四十年,中央公園終於在周末沒汽車行駛,除了必要的車輛,例如警車。紐約在「全美十大適宜騎單車城市榜」排名第九,我反而有點詫異居然會上榜。

紐約司機出名對單車族不友善,不是在背後響喇叭,故意貼近你,跟你擦身而過,就是搖低車窗問候你全家,更甚的,甚至會撞上你,通常死的自然是騎車那位。根據紐約警局的《騎單車人士意外傷亡報告》(1996-2005),89%的單車和汽車的碰撞意外發生在街口,差不多所有(94%)傷亡事故都是因為司機和騎單車人士雙方技術不佳,不過大多是司機沒留意路面,不看路牌指示所致。二零一九年是紐約騎單車人士死得最多的一年,一共有二十七人,其中一人是David Schlichting,他是有四十年歷史的「紐約全市五區單車行」(Five Boro Bike Tour)創辦人之一,在長島騎單車時被小型箱型車撞斃了。

幽靈單車

在美國,你可能會看到公路旁或馬路邊停了一輛髹了白漆的幽靈單車(ghost bike),車把上繫了白絲帶,放滿了鮮花,輪邊放了一些玻璃器皿,裡面有一點燒剩的蠟燭。有時候,車身更掛了一個金屬牌,就像一個悼念碑,寫上何年何月何日何人,騎單車時在這個位置遇上交通意外死亡。

(圖片來源:http://ghostbikes.org)

紐約第一輛幽靈單車見於二零零五年六月,地點是布魯克林展望公園附近的公園斜坡,男子奇雲騎單車回家時,遇上了一個女的,叫伊莉莎白,她騎單車,剛被貨車撞死了,屍體躺在馬路邊。奇雲是一個藝術家,第二天,他把一輛後備單車髹成白色,用鎖鏈鎖在昨天伊莉莎白躺着的位置不遠的燈柱上,還掛了一塊鐵牌,悼念這位不幸命喪車輪下的女人。

幽靈單車這靈感來自二零零三年聖路易市一位單車手,他在馬路上騎車時,目擊一宗單車意外,於是將一輛單車髹成白色,鎖在路邊,悼念死者,誰知傷者沒有死去,復原後跟這位單車手成了朋友。於是,這名單車手陸續在不同地點放幽靈單車,悼念那些因單車交通意外而失去生命的人。開始時,有人反對他的做法,認為會引起騎單車人的不安,變相勸阻大家不要騎單車。但他堅持繼續做。

這個槪念引發了紐約一群單車族的注意,還成立了「幽靈單車計劃組」,十幾年以來,他們在紐約市不同地點放置幽靈單車,悼念死者,亦喚起大家(包括司機)對單車一族的注意。

紐約市幽靈單車地點(圖片來源:http://ghostbikes.org)

單車徑

在單車族不斷爭取下,紐約市從只有五英里(8公里)的單車徑,增加到現在的一三五零英里(2,170公里)。但是,單車族跟汽車司機之間的爭拗無日無之,司機將道路擠塞歸咎於單車徑。但是,在紐約市生活過的都會知道,交通擠塞除了是車多,最大原因是因為雙行停車(double parking),大街小巷,上落貨的貨車,停在馬路旁佔用了半邊路面。

紐約的單車徑,按地圖上顏色劃分成三種:

綠色單車徑:單車道與車道隔開,三者之中最安全,適宜初學者,曼哈頓最出名的一條綠道在赫德遜河旁,有一段路跟緩跑徑共用,一邊騎車,一邊可飽覽對岸新澤西州的風景。

藍色單車徑:用白色漆油在馬路上畫出規矩的一條白色路線,只供騎單車用,但沒有完全跟車道隔開,有一定技術的可用。

紫色單車徑:只在馬路上畫上單車標誌,基本上是與汽車共享馬路,有些標誌因油漆剥落,已完全看不到,熟悉單車徑和技術中等以上的才好使用。

(圖片來源:http://www.nycbikemaps.com/maps/nyc-bike-map/)

當然,如果你在非單車徑騎車也是可以的,但技術不佳者不鼓勵。本人是亂騎一族,下大雪也在馬路上飛馳的。有一次因雪太大,眼鏡模糊了,結果不小心撞到停在馬路剛下車的司機,是我的手肘撞中對方,沒有撞飛他。

紐約州法例規定,騎單車要有車鈴和頭盔,車燈好像是幾年前也要求了。有一次在赫德遜河綠道騎車,遇上警察,不是被拉,是我的單車太符合規矩了,警察大讚,於是我就高興地拉着他們拍照。拍完後,他們也幫我拍了一張,然後滿意地說:這張會放警察局官網,推廣安全騎車。(汗……)

共享單車

紐約的共享單車十多年前已有人提出,但要到二零一三年才正式出爐,花旗集團花了美金四千一百萬贊助,拿了冠名權,所以大家都叫它做「城市單車」(Citi Bike)。

我因為有單車,所以從沒有用過。初期使用的都是本地人,因為很方便,有信用卡就可以,後來遊客都開始使用。三年前,有加拿大跑友來紐約參加馬拉松,就騎着「城市單車」遊中央公園了,這是很多遊客喜歡做的事。問題也在這裡,因為很多遊客都不知道中央公園單車徑是逆時針單行的,結果我在中央公園練習時,就常碰到迎面騎車的遊客,技術還很差勁那種。在中央公園附近租單車的商戶也埋怨「城市單車」搶走他們的生意。

共享單車本來發展得很快,單車站也越來越多,但今年忽然來個疫情,三月疫情爆發時,騎乘率下跌了七成,但隨着向必要工作人員(例如醫護人員、公共交通系統員工)推出免費騎乘計劃後,騎乘率逐漸回升至原來的水平。現在有些公司開始讓員工上班,大家依然儘量避免坐地鐵,改騎單車,共享單車就是一個熱門選擇。

連今期《紐約客》的封面插圖師R. Kikuo Johnson,一直騎單車代步的他說,現在車少了,在市內騎車反而更自在,他也很開心,多了人發現在紐約騎單車的樂趣,也希望疫情後,大家多點包容單車族。他指的是司機吧。

2020 年10月號《紐約客》雜誌封面。(圖片來源:New Yorker)

大家一起騎單車

紐約市每年有三個大型的單車騎行活動,一個是五月初舉行的「紐約全市五區單車行」,全長四十英里(64公里),我連續參加過三年了(今年因疫情取消了),路線從曼哈頓金融區出發,穿過中央公園,直上布朗克士,再過橋去皇后區和布魯克林,終點是史泰登島,正正是紐約馬拉松的起點,路線有一半也與紐約馬拉松重合。所經的馬路全線封鎖,沒車行駛,所以很安全,適合一家大小。沿路有大型補給站,終點有嘉年華會,只是參加費較貴,但一年一次,全市為你封路,又可以遊覽紐約市,很多遊客專程來參加的。

第二個是「環布朗克士」,免費的,全長六十七公里,是全美最大型的免費單車活動,每年吸引七千多車手參加,因為沒有封路,而且爬坡多,初學者不宜。

布朗克士的自然風景是紐約五區中最美的,很多本地人也不知道,因為他們很多都從未去過布朗克士。我連續參加了兩屆,第一次去時,簡直驚為天人,不敢相信自己身在紐約。可是,自從參加馬拉松後,因為時間離紐約馬拉松太接近,所以被逼放棄再參加了。

第三個是「世紀單車騎行」(NYC Century Bike Tour),這個活動有幾個距離選擇,最長的是一百英里(160公里),但不封路,而且是慈善活動,銀錢先行,不夠贊助很難成行,所以我一直都沒有參加。

東岸連成一線

美國西岸有著名的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咱們東岸也有一條阿帕拉契小徑(Appalachian Trail),長度不遑多讓。但是,三十年前,有一班單車手和徒步者齊集紐約,成立了一個非牟利組織「東岸綠道聯盟」,目的就是將東岸從緬因州至佛羅里達州幾個主要城市的步道和單車徑連結起來,變成一條長達三千英里(4828公里)的綠道。就算一天騎一百公里,也要四十八天才能完成全程。這是我餘下人生的其中一個目標。

東岸綠道今年已完成了從紐約到費城一段,本來計劃七月有一個騎車活動,從紐約騎到費城的,又是疫情關係,取消了。

寄望明年,唯有如此。

(2020年10月23日發表於Matters)

Like this:

Like Loading...

相關文章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出去。謝謝﹗

1 thought on “紐約兩輪族”

  1. Pingback: 八歲時,學騎單車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Saturday, January 9, 2021 3:32 pm

請留言Cancel reply

Log in

給朋友推薦本網站

最新留言

  • Twiggy on 古惑仔,香港最後的探戈
  • Twiggy on 紐約就是雨傘多
  • 紐約就是雨傘多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最難風雨
  • 萬事起頭難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歡歡樂樂完成第五十屆紐約馬拉松
  • 古惑仔,香港最後的探戈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渴望吃日式薄餅的心
  • 古惑仔,香港最後的探戈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從古惑仔尋找消失的港味
  • 飯局遇故人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不出門,怎會認識新朋友
  • 飯局遇故人 -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by 魔鬼小編 on 提花帽子贈好友
  • 魔鬼小編 on 一天織一帽子
  • 清風明月 on 一天織一帽子

文章類別

文章歸檔

熱門文章

  • 英劇The Day of the Jackal:豺狼是誰?
  • 天竺鼠喜歡咬籠子怎麼辦?
  • 天竺鼠的唇炎及其治療方法
  • 天竺鼠後腿突然癱瘓的治療方法
  • 天竺鼠:母天的分泌物
  • 天竺鼠中暑的急救方法
  • 如何應付咬人的天竺鼠?
  • Idina Menzel金曲Defying Gravity歌詞試譯
  • 美劇《血族》中吸血鬼設定的突破
  • 飲茶回憶:洪水橋

留下腳毛

  • 162,402 條

訂閱本網站RSS

RSS feed RSS - Posts

https://editordevil.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Bill-Evans-The-Two-Lonely-People.mp3

Drops Laine magazine 上廁所 不是影評 不是食譜 中央公園 二十二咪半 人生五十歲才開始 健行 元朗 口罩 吃東吃西 唐人街 單車 圖書館 地鐵 天竺鼠 學人講英文 屎坑 廁所 戲院 毛衣 洪水橋 漫畫 疫情下 疫苗 看醫生 競走 紐成一片 紐約 紐約地鐵 紐約馬拉松 給我365個理由為什麼要參加紐約馬拉松 編織 織毛衣 織襪子 行山 過塘去英國見事頭婆 遠足 陀螺 電影 電影院 電視劇 香水 馬拉松

© 2025 生活就是這麼廢 Life is Wonderful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
%d